2010年9月2日星期四

一個飛舞的經典 - 《小飛俠》芭蕾舞

羽白

童話, 讓孩子想像未來, 讓成人回到過去。

小飛俠彼得潘, 一個家喻戶曉的經典童話故事人物, 一九○四年在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 1860年—1937年)筆下誕生, 作者把他寫成為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男孩子, 的確, 到了今天, 已經超過一百年了(今年更適逢是作者誕生一百五十周年), 彼得潘仍然以機靈小男孩的姿態, 和他的朋友們, 在澳門文化中心的舞台上空自由飛翔, 接受滿場觀眾的掌聲。

《小飛俠》實在是太受歡迎了, 這一百多年來, 它常常以不同的姿態出現, 純戲劇、音樂劇、動畫、電視、電影、動畫……以芭蕾舞演繹, 這是第一次。

《小飛俠》芭蕾舞, 由英國北部芭蕾舞團演出, 它成立於一九六九年, 是英國首支建基於倫敦以外的芭蕾舞團, 不同於「傳統」芭蕾舞團, 它建立了一種注重形體動作和故事性的「芭蕾劇場」獨特風格, 常從經典名著中汲取靈感, 改編為芭蕾舞劇; 舞團曾經獲得二○○四至二○○六年英國舞評圈舞蹈大獎之「觀眾之選獎」、二○○八年英國舞評圈舞蹈大獎之「贊助人之選獎」。芭蕾舞《小飛俠》無論飛到哪裡, 門票都迅即售罄, 往往要加場。

《小飛俠》的故事很簡單, 可能基於整體編排的考慮, 略有刪節: 彼得潘和叮噹仙子偶然認識了女孩溫蒂, 邀請她和她的弟弟們飛到夢幻島, 和一群迷路男孩一同生活, 在那裡, 他們經歷了一連串驚險刺激又奇妙浪漫的冒險故事, 與海盜搏鬥獲勝後, 溫蒂和弟弟帶著迷路男孩們回家, 而小飛俠, 因為不想長大, 還是飛回了夢幻島。舞蹈員們精湛的舞姿活靈活現地塑造了每一個角色的性格特點: 彼得潘任性自負, 溫蒂溫柔善良, 叮噹仙子慧黠刁蠻, 兩個弟弟頑皮好動, 迷路男孩單純直率, 美人魚嬌美婀娜, 海盜粗獷魯莽, 鐵鉤船長奸狡兇悍。

歲月流逝, 隨著舞台表演技術的發展, 不願長大的小飛俠, 也被舞團藝術總監大衛‧尼克遜注入了新的元素。這一回, 在科爾舞台飛行特技公司設計下, 再加上由曾經獲得羅蘭士‧奧利花獎的彼得‧曼佛精心構思的佈景和燈光, 利用各種場景佈置(例如睡房牆壁的直條紋、門和窗)、燈光明滅和舞蹈動作, 巧妙掩藏機關, 小飛俠和他的朋友們, 終能在舞台上靈巧自如地滿天「飛舞」, 本來就優美動人的芭蕾舞, 加上這一個新元素, 更令觀察感覺如夢似幻: 弟弟興奮的三百六十度凌空翻騰, 溫蒂中箭後如一根羽毛般在空中飄搖, 慢慢墮落在地……觀眾的目光忙於追蹤一幕又一幕的瑰麗佈景和妙曼舞姿, 完全難以察覺, 舞蹈員究竟是什麼時候悄悄吊上了「威也」, 又在什麼時候解除。

芭蕾舞演員始終不同於特技演員, 人懸在半空, 身體隨著威也滿台飛舞, 還必須一直展現種種美妙姿態和生動表情, 尤其作為主角的小飛俠, 從頭到尾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飛, 比起在地面上「正常」地跳舞, 難度之高和體力消耗之大, 設計和排練時要克服的困難和付出的汗水之多, 是可想而知的。

幾場群舞也令觀眾目眩神迷: 達林一家和狗保姆娜娜一同起舞, 協調有致中洋溢一片天倫之樂; 美人魚的群舞, 觀眾似乎真的看見了一群真正的人魚, 在和煦的陽光下優遊自在地擺動魚尾。燈光設計更是璀璨奪目: 溫蒂姐弟和彼得一同飛往夢幻島的那一幕, 滿天星光閃爍; 還有夢幻島上詭異陰森的樹林, 波光粼粼的美人魚湖, 佈景簡單, 卻都以燈光營造了奇特美妙的效果。

中場休息的時候, 在文化中心大堂, 已經先後看到好幾個小女孩 – 可能都學過那麼一點芭蕾舞 - 歡快地旋轉著身體, 或踮起腳, 擺著各種芭蕾舞姿, 又或是展翅欲飛的樣子, 可知她們欣賞得多麼投入, 對舞蹈的興趣, 又是多麼的濃厚。

這一個真正飛舞的小飛俠, 可能將成為另一個經典。

2010年9月1日星期三

投入賓尼仔的夢幻世界

謙人

來自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的美人魚劇團(Mermaid theatre of Nova Scotia)在今個暑假一連多天為澳門文化中心的夏季藝術「身」體驗活動中舉行連串活動,除了快樂木偶-兒童木偶工作坊及親子木偶工作坊外,重頭戲是一連三天的賓尼仔夢遊歷險記;雖然筆者未能參與兩項工作坊,甚至沒想過觀看這場親子木偶劇(因還未成家,未有這個資格去看),可以說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來觀看,感覺特別;未知什麼原因遲了十分鐘才正式演出,觀眾絕大多數時父母帶著年幼的子女,演出前場內已彌漫著一種喧嘩但又不吵耳的童聲,坐在筆者後邊的一對夫婦,由於希望女兒坐在中間,將坐位冠上了王子位、公主位及巫婆位,讓女兒能乖乖的坐在父母的中間,場內還聽到很多父母紛紛以「BB話」跟子女溝通,可見主辦單位演出成功地吸引了不少目標對象前來。

魚、漁夫、石、爬山者、番紅花、園丁、飛鳥、樹、帆船、風、馬戲團鞦韆、走綱線的人、小朋友、母親,是第一個經典床邊故事逃家賓尼仔(The Runaway Bunny)的故事內容, 在這樣天馬行空的主題下,很難想像如何撤換場景及變更角色,但對於成立已有四十多年的加拿大美人魚劇團來說可謂毫無難度,幾位操控者熟練的技巧令人歎為觀止,例如當賓尼仔在馬戲團打鞦韆時,母親變成踩綱線的人,均需兩名操控者控制一個角色,動作非常流暢,又如當賓尼仔幼想自己是鳥兒時,操控者一方面要控制拍翼的動作,又要模擬賓尼仔在飛行,也有一定的難度。整個故事其實結構簡單,講述賓尼仔將逃家的念頭告之母親,觀眾看到是即使賓尼仔的想法是多麼不合理,但母親仍費盡心思作出回應,到最終賓尼仔仍投回母親懷抱,寓意深遠!

晚安是第二個經典故事月亮晚安(Goodnight Moon)的關鍵字,賓尼仔睡覺前向身邊的所有物件說晚安的故事,在原作兒童文學作家瑪格麗特‧懷茲(Margaret Wise Brown)的文本內,文字表現甚有詩意,而美人魚劇團好像進行了一次再創作,劇團把內容變得豐富及具想像力,除了賓尼仔還出現老鼠、兩隻貓、所有物件都變得有生命,操控者把一些動物的肢體特性掌握得非常細緻,還以為是真的,還有掛在相框上的牛與亮、Bear Bear熊突如其來的由相框中跳出,金牛在天空出現更成為該劇的經典,太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畫面,讓觀眾心跳加速,孩童的歡笑聲及喧嘩聲亦不絕於耳。

演出完後筆者認為精彩就是Q&A的時間,因為提問的均是兒童,問題亦盡見兒童天真的一面,如「間房好靚!(其實不是問題)」、「牛為何會飛?」甚至問:「呢套劇是否在講賓尼仔?」等,無論如何主持人亦能巧妙地回應,實在這環節是讓觀眾透視這木偶劇的製作,例如演出的佈景較大型,原來所有佈景均由加拿大運到到澳門(據了解該團先在香港演出再到澳門),但他們在設計上將這等佈景分柝成多個單元,到達澳門再組合一起,可見負責設計的人員除了相當注重視覺效果外、亦考慮到操控者的操作及便利性等等,另外主持人亦解釋了在天上飛的牛並透過操控者慢動作重新演繹,及如何快速更換道具與劇情配合,另外在台上會發光的物件均由紫外光燈照出來,而那些物件均塗上特別的顏色,而白色的物件亦能在光照下發光,這時主持人著觀眾張開口,眾人都如微笑般張口,整個演出也在歡笑中結束,也像上了一堂解構木偶劇的課。

筆者認為整個劇演出流暢,但有些部份還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在演出開始時,播出了一段兒化了的語音提示,著觀眾關掉手機及其他注意事項,粵語、英語均能令觀眾專心聆聽,唯葡語表述刻板未必能吸引兒童注意;而在演出中亦有不少旁白及字幕,由於中、英文的語法問題,例如“If you become a bird and fly away from me,” said his mother這一句,中譯也將母親說放在後面,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也可能讓兒童有些誤會,最後要談是這是親子木偶劇,感覺演出中未有很多實在的互動,但看到父母在觀看都跟進著子女歡笑,雖然筆者埋頭記錄,但仍感受到那種歡愉籠罩著整個文化中心,故雖然演出中較少互動但這劇實在非常適合一家大小一同觀看的節目。

溫馨洋溢的賓尼兔

樂天

雖然宣傳單張介紹是次兒童木偶劇的劇名為:賓尼仔夢遊歷險記,但一點也不驚險剌激,反而顯得溫馨洋溢、輕鬆有趣。

第一幕為「逃跑的兔子」。映入眼廉是簡單雅緻的舞台設計,三個黑色的半圓形版模仿山丘,三張中長方形桌子合成一張大長方形桌子,構成兔子奔跑的路,屏幕背景為應合不同場景的電腦彩色繪圖。故事的開始是兩位好友爭奪故事書,後來和好一起閱讀,驀然間在現實中竟然看到書本上的兔子出現,自然流暢地帶出接下來的故事取材於書本。從前有一隻小兔子,想逃離母親的身邊,可是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愛子深切的兔媽媽定必找到。當小兔子變成小鱒魚、大石、雀仔、小帆船、空中飛人和男仔的時候,兔媽媽會分別變成漁夫、行山者、樹、風、行鋼線的人和媽媽,處處呵護著這位妙想天開的頑皮孩子。

在演繹手法和細節上,可見工作人員的心思。兔子木偶的頭後面有一根操縱杆,木偶師用此操縱杆來控制兔子木偶說話時頭的擺動方向,如認同時會點頭,不時轉頭望向觀眾席等。此外在控制兔仔木偶跳躍時,上肢先著地,隨後下肢緩慢著地,模仿真實兔子跳躍的動作,充滿動感。還有在山下徘徊時,兔子和兔媽媽均為原來大小的木偶,當牠們上山後,在觀眾席看過去是遠景,兔子和兔媽媽則縮小成為紙版公仔。兔媽媽的配音者聲線富有磁性,演繹起來充滿柔情蜜意;而小兔子的配音則活潑可愛。而且對白的遣詞用句優美,增添動人的元素,如:「如果你是空中飛人,媽媽則會變成行鋼線的人,在空中與你相遇」、「如果你變成男仔,媽媽會將開雙手抱著你」。

這一幕說教方式不濃,沒有出現小兔與兔媽媽爭辯要出走的原因和對罵的情節。反而是兔媽媽處處包容,讓小兔自由發揮無窮無盡的想像力,上天下海,到各處「變身」。無論兔子去到哪裡,兔媽媽都會默默的支持和呵護,令在座的小朋友感受到兔媽媽溫柔的愛。

第二幕為「月亮晚安」,切合床邊故事的主題。舞台設計比上一幕豐富。除了台前兩盞長方形紫外光燈外,並沒有其他燈光,只有塗上特製油漆的物件才會在紫外光燈下「現形」,多為螢光紅、綠、藍、白。因此,身穿普通黑色長衫長褲的木偶師能輕易地「隱身」。舞台從左至右分別為矮櫃、搖搖椅、琼衫架上有一對手套和一雙襪子,一間紅色小屋,後面是高一點的櫃,櫃的後方牆上有一幅畫,畫中有一隻飛過月亮的牛,畫的兩側是窗,可以看見點點繁星的夜空,紅色小屋旁邊有一張桌子,桌上有一盞台燈、一把梳、一個刷和一碗麥片粥,桌子旁邊有一張小床,屬於小兔子的。故事講述小兔子在睡覺前見到家中各物件神奇移動,向物件道晚安後,物件會靜止睡覺,期間有一隻小老鼠不停在家中穿梭,以及兔婆婆不時向小兔子「噓」一聲示意安靜的情景。十分欣賞其中富有創意的一幕,木偶師操控一對手套和襪子,模仿人類步行。一對手套模仿人雙上肢交替擺臂,一雙襪子模仿人雙下肢交替邁步。這個「人」在櫃上來回行走,非常生動有趣!另外,對白輕鬆惹笑,當兔子說:「空氣,晚安!」小孩子銀鈴般的笑聲遍佈全場,逗得他們呵呵大笑。在最後的問答環節,雖然木偶師為外國人,但有翻譯員在,交流並不受中英的語言限制,小朋友們踴躍發問,木偶師又為黑暗的演出解畫。最有趣的是木偶師告訴大家紫外光燈的秘密,然後把紫外光燈轉向觀眾席,白色的東西會發光,連牙齒都會發光,令大家驚奇萬分。
相信有觀看當晚演出的小朋友,睡前會不斷回憶這兩個故事,在夢中構想屬於自己的故事。

好睇到引不起疑問的木偶劇?

方可玉

去過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好多次,卻從未刻意用手指摁一摁院內座椅,感受其柔軟程度。八月七日晚在加拿大美人魚劇團(Mermaid Theatre of Nova Scotia)木偶演員的指示下,做了這番嘗試,劇團想告訴觀眾的是,木偶劇《賓尼仔夢游歷險記》(以下簡稱《賓尼仔》)中的兔偶材料,與劇院座椅大致相仿,柔軟而不失彈性。當然,觀眾與布偶之間距離的拉近,並不僅限於這種類比性的觸摸,主要更倚賴於演員維妙維俏的表演,充滿簡約之美的舞台佈景,恬靜卻不失生動的音樂,以及由此而生的溫馨舒適的劇場氛圍。

《賓尼仔》將美國兒童文學作家瑪格麗特‧懷茲(Margaret Wise Brown)的兩個經典床邊故事搬上舞台。首先演出的《逃家賓尼仔》(The Runaway Bunny),是小白兔賓尼仔(「賓尼」為英文Bunny的諧音,即意指兔子)與兔媽媽之間,透過想象的一場捉迷藏遊戲。隨著舞台中央投影板顯示原著繪本畫家克雷門‧赫德(Clement Hurd)的一幅幅插畫,三位布偶演員透過靈活多變的控偶操作,依次將說要離家出走的賓尼仔變作水中歡游的小魚、岩石與紫花的一部分、小鳥、帆船船身和空中飛人。小鳥的造型十分趣致,兔身兩側插上長長的大翅膀,好似一對打橫的兔耳,一位木偶演員同時使用三支撑桿,一支支撑木偶的重心,另兩支控制翅膀上下拍打,令人聯想起美國迪士尼人物小飛象(Dumbo)在空中飛翔的可愛樣子。

隨著賓尼仔的每一次變身,賓尼媽咪也依次化身為釣魚人、登山者、園丁、小鳥棲息的樹、吹帆船前進的風以及走鋼絲的雜技演員,其角色從最初的追逐者形象,漸漸轉向守候者、保護者的定位,如此不離左右卻予以一定空間與自由的陪伴背後,是濃而持久的關愛。賓尼仔變成空中飛人的一幕,則尤見製作者對於細節處理的注重。一位演員用左右手分別控制小兔的背脊和雙腳,令其在馬戲團的鞦韆上前後自如地蕩來蕩去。另兩位演員分工掌控兔媽媽的雙手雙腳,只見她穿著粉色蕾絲短裙,撑開小紫傘的右手與騰空的左手皆搖來晃去,以保平衡;腳板則前後左右,或緩或急地移動。正是透過這樣逼真的模仿以及不折不扣的細節保證,兔媽媽鋌而走險要與小兔在空中相遇的意境,被傳達得極致美麗與感人。

第二個故事《月亮晚安》(Goodnight Moon)帶領觀眾走進另一只兔仔的奇幻臥室。家私、擺設、裝飾以及小動物在全黑的舞台上閃閃發亮,彷彿月光將整間睡房照得晶瑩剔亮般。這種奇幻效果正是黑光劇(Black Light Theatre)的特色,塗有不同顏色螢光漆的布偶和道具,在黑暗的環境中,透過幾盞紫外線燈的照射,會呈現繽紛燦爛的光景;與此同時,全身着黑衣的演員看起來幾乎是隱形的。

與窗內外景物一一道晚安的賓尼仔,就像現實中不甘鑽入被窩睡覺的孩子一樣,總要玩耍一陣才漸漸睏倦起來。隨著賓尼仔的睡前問候,屋內的東西彷彿都有了生命。掛在架上的紫色連指手套和紅色短襪跳到壁爐台上,在演員的嫻熟操控及情感投放下,兩者協調有致地移動起來,生動演繹出擺臂踏步、俏皮神氣的人物形象。雖然這個「隱形人」只有手腳可見,卻栩栩如生,擁有靈魂一樣。「復活」的還有先後跳出畫框的棕熊和躍過月亮的奶牛,抬頭望着它們的賓尼仔,正如天真的孩童,與牠信以為真的對象默默對話。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發行,曾在中國內地紅極一時的木偶劇《一夜富翁》,同樣包涵類似的幻想,當夜幕降臨,孩子房裡的光毛狗錢甕及所有公仔都復活了。賓尼仔的紅色玩具屋,同樣在靜悄悄的夜晚充滿生氣,溫暖的橙色燈光與唏唏嗦嗦的響聲,勾起孩子無盡的鮮活想象。此外,看似繫在牆上的紅氣球剪紙,單憑演員運用一支撑桿的技巧,在空中劃出漂亮的弧線,輕輕落到賓尼仔的手中,繼而又緩緩地「飄」回空中。雖然撑桿只是做了平面的移動,但慢節奏的流暢控制卻塑造出叫人驚歎的立體美,加上賓尼仔站直身子、豎起雙耳那副聚精會神的樣子,並配以輕盈靈動的音樂,令人完全沈浸在孩子玩接拋氣球的單純喜樂中。

緊接演出的問答互動環節中,有小觀眾問劇團演員,是否可以表演一齣有美人魚的木偶劇。其實劇團在2003年曾將加拿大陶藝家Laura Jolicoeur所繪的首本童書《月亮和美人魚》(Moons & Mermaids)搬上舞台,但未曾全球巡演。而這個來自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為加國三大沿海省份之一)的劇團,之所以用「美人魚」命名,其初衷是希望反映一個旣富於幻想又與海洋有關的主題。澳門小朋友從劇團名稱到劇目人物的聯想,或許能促動當晚站在觀眾席末行的藝術總監Jim Morrow做些新的打算。

另外,亦有小朋友問及劇團最近的巡演動向,一方面流露對劇團演出的喜愛與盼望,另一方面卻令人納悶,為何沒有兒童觀眾就演出內容本身提問,這恰恰是劇團演員在問答環節開始就清楚表達的意向。例如,對於畫框內外一大一小的兩對奶牛與月亮組合,小朋友都無特別想法和疑問嗎?他們是否知道,奶牛跳過月亮的奇景源自英國十八世紀收錄於《鵝媽媽童謠》(Mother Goose's Melody)中一首叫作Hey Diddle Diddle的童謠?還有會看時鐘的孩子,對於《月亮晚安》中一直停在八點的台鐘,不覺得奇怪嗎?因為害羞,所以不敢開口提問?還是父母已在演出前與子女一同做足功課,令孩子完全明白故事內容?無論小觀衆對於演出理解的程度如何,「零疑問」對於演出製作單位及兒童家長而言,都是令人擔憂的現象。除此之外,將母語為中文(即使在幼稚園接受英文敎學)的低齡兒童帶進英語演出的劇場,這樣的選擇,比起與子女一同觀賞以粵語配音的相同演出(八月六日及八日的另兩場演出),會帶來更好的效果嗎?父母的在旁講解又是否會分散子女觀看演出的注意力,限制子女的想象?這些問題都值得大人思考。


本評論文章己於2010年8月26日在《澳門日報》E03版刊登。

賓尼仔夢遊歷險記 Goodnight moon & The runaway bunny

小飛俠 Peter 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