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星期五
飄來盪去的櫻桃園
安之
第一次觀看天邊外(澳門)劇場的演出,是十一月五日契訶夫的《櫻桃園》。劇本講述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俄國一個大地主「柳芙」的衰敗。作品溫和的記錄了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沒落的貴族、過氣的演員、寂寞的醫生、負債的小地主、消極的知識分子、永不畢業的大學生,以及那些可笑的、可憐的、善良的小人物。
導演陳曙曦說:「……幸運地能在澳門這個充滿著歷史回憶的小城,與一眾充滿着生活質感的老中演員排演《櫻桃園》,實在有着難以形容的感受」。抱着這樣的心態,來到澳門文化中心。大堂,小劇院門口對開,陳列着一個模型,右下角標着「櫻桃園」,1:300。一座孤零零的別墅式建築物置中,四周是一大片的綠色,圍着淡淡的粉紅色。
整個演出分四幕,第一幕五月某夜凌晨 ,櫻桃園幼兒房;第二幕七月某日黃昏,田野;第三幕八月廿二日晚,櫻桃園客廳;第四幕十月某日,櫻桃園。舞台設計和演員的服裝,無法察覺季節的變化;倒是燈光設計,突顯了場次的時間段。
那個「櫻桃園」模型,在第一幕開首,由三個男演員,舉過頭,慢慢地抬上舞台,放在靠後的一張長桌上,在一束陰暗的燈光下隱約可見。像是補墊,又像是暗示,幽幽地述說「櫻桃園」故事。第二幕,飄盪的紙屑,也彷彿在哀悼一個遺失了歷史記憶的城市。尤如一位母親,失去了自己的孩子,那樣痛心,那樣無助。
天邊外(澳門)劇場的這次演出,「菲爾斯」是個令人難忘的角色,由沈榮根飾演。六十多歲的他,舞台上的一舉一動、對白中的一字一句、嚴然就是一位八十七歲的老僕人。他風趣、生動、誠實、善良、栩栩如生,躍然眼前。
我不願加入到該劇的「悲喜」爭議。既使在動盪的年代,契訶夫也透過《櫻桃園》羅帕辛的角色表達出「改變,可能會開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回到我們現今的社會,天邊外(澳門)劇場的努力,陳曙曦現實主義「立體感」的演繹,觀眾「歷史回憶」的同時,反思當下真實的生活。飄來盪去的櫻桃園,它有質感、有份量,而且意味深長。
第一次觀看天邊外(澳門)劇場的演出,是十一月五日契訶夫的《櫻桃園》。劇本講述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俄國一個大地主「柳芙」的衰敗。作品溫和的記錄了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沒落的貴族、過氣的演員、寂寞的醫生、負債的小地主、消極的知識分子、永不畢業的大學生,以及那些可笑的、可憐的、善良的小人物。
導演陳曙曦說:「……幸運地能在澳門這個充滿著歷史回憶的小城,與一眾充滿着生活質感的老中演員排演《櫻桃園》,實在有着難以形容的感受」。抱着這樣的心態,來到澳門文化中心。大堂,小劇院門口對開,陳列着一個模型,右下角標着「櫻桃園」,1:300。一座孤零零的別墅式建築物置中,四周是一大片的綠色,圍着淡淡的粉紅色。
整個演出分四幕,第一幕五月某夜凌晨 ,櫻桃園幼兒房;第二幕七月某日黃昏,田野;第三幕八月廿二日晚,櫻桃園客廳;第四幕十月某日,櫻桃園。舞台設計和演員的服裝,無法察覺季節的變化;倒是燈光設計,突顯了場次的時間段。
那個「櫻桃園」模型,在第一幕開首,由三個男演員,舉過頭,慢慢地抬上舞台,放在靠後的一張長桌上,在一束陰暗的燈光下隱約可見。像是補墊,又像是暗示,幽幽地述說「櫻桃園」故事。第二幕,飄盪的紙屑,也彷彿在哀悼一個遺失了歷史記憶的城市。尤如一位母親,失去了自己的孩子,那樣痛心,那樣無助。
天邊外(澳門)劇場的這次演出,「菲爾斯」是個令人難忘的角色,由沈榮根飾演。六十多歲的他,舞台上的一舉一動、對白中的一字一句、嚴然就是一位八十七歲的老僕人。他風趣、生動、誠實、善良、栩栩如生,躍然眼前。
我不願加入到該劇的「悲喜」爭議。既使在動盪的年代,契訶夫也透過《櫻桃園》羅帕辛的角色表達出「改變,可能會開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回到我們現今的社會,天邊外(澳門)劇場的努力,陳曙曦現實主義「立體感」的演繹,觀眾「歷史回憶」的同時,反思當下真實的生活。飄來盪去的櫻桃園,它有質感、有份量,而且意味深長。
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
一次全新的音樂體驗
謙人
期待兩年多的拉吉陶與樂隊終於駕臨澳門,並把澳門作為巡迴中國的首站演出;
創團人拉吉陶是一位傳奇人物,其鬍子隨著他的知名度已成為他的標誌,出生音樂世家的他,同時也接受了正規的學院訓練,有人說他是吉卜賽小提琴家的幽靈化身,事實上當細味拉吉陶與樂隊所演繹的音樂,就彷彿帶領聽眾走過一段段的歷史,不單止從音樂中體驗到吉卜賽音樂的內涵,其音樂更將古典音樂、爵士音樂、民謠及現代實驗等音樂融合一起,聽他們的音樂就像閱讀一本活生生的音樂辭典。
藝評人李正欣博士這樣理解吉卜賽音樂,首先是獨特的配器方式,由一具小提琴領奏,輔以欽巴隆琴(Cimbalom又叫作匈牙利揚琴)與低音大提琴。為豐富演奏效果,拉吉陶在配器上作出了補充,在1986年成立樂團之初,在上述三件樂器上加入了第二小提琴及鋼琴,而同時彈奏匈牙利揚琴的樂手也兼任結他手,現時的組合更將揚琴及結他交由兩位樂手負責,發展成一個六人的樂隊,在旋律、和聲、節奏上可以更具層次、音色更加具吸引力及多變,而在演出中揚琴手耶諾‧李斯特舒 (Jenö Lisztes)按曲目需要會轉打軍鼓加強節奏、而鋼琴手法蘭蒂錫‧楊諾斯卡 (František Jánoška)亦會同時吹奏口風琴,增強了樂曲的表現力,主帥拉吉陶也會在樂曲中加入敲擊樂器Shaker;但筆者認為,以一個中樂團為例,完整的聲部包括拉、彈、吹、打四個聲部,拉吉陶樂團中好像欠缺了吹的樂器,其實單簧管應為其中一員,但或許基於小提琴與單簧管在樂團的角色上有共通、或音色有相似,故拉吉陶選擇了第二小提琴取代,而假如樂隊加入高音薩克斯風,可能會讓樂隊在音域及音色上更加立體,也可更多演繹不同曲風的樂曲,但相信主帥拉吉陶在考慮樂隊的發展及編制上有其個人的看法,說不定將來會在樂隊中加入中國的笛子或笙也不足為奇,這是筆者的奇想。
首次來到澳門的拉吉陶與樂隊,為觀眾帶來多首不一樣的樂曲,揭開音樂會序幕的曲目是《火焰之舞》(Fire Dance),雖然拉吉陶沒有像過往的演出中從觀眾席拉著琴出來,但其華麗的服飾、標誌性的鬍子、精湛的琴技已將觀眾聚焦在他身上,激情澎湃的音樂博得觀眾連綿不絕的掌聲,對澳門觀眾來說,這算是一個較新的體驗,因為他們演繹的不是古典音樂,如以正襟危坐的態度來看,就像穿西裝光顧大排檔,有點格格不入,拉吉陶要帶給觀眾的不單是樂曲,更是他們對音樂的熱誠,他們的笑容、技巧的熟練、演繹時神情自若,觀眾已不單純是聽音樂,更是看一場形體的表演、一場具有互動的演出,而每一位樂手的技術,令人不禁要問:「台上的演出者是人類嗎?」拉吉陶拉奏小提琴的快速且毫無瑕疵、匈牙利揚琴干淨清脆的琴音,像流水般的琶音,沉實、穩重的低音提琴、精緻的鋼琴Solo、節奏多變的結他伴奏,不單每一位樂手能獨當一面,而且他們完美的配搭,也充份地流露出他們就是天生的音樂人,而他們的演奏更大程度需要觀眾以掌聲、拍子、肢體動作來回應才能構成一場完滿的音樂會,這正好是華人社會中缺乏的一種表達方式,外國人聽到好的音樂,可能會大叫:「Bravo!」,但我們還是比較怕在眾人或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情感,故這次演出給予觀眾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情感。由於文化中心是一個室內的表演場地,期待一天他們重臨濠江可選擇一個能容納更多人的戶外演出場地,相信對澳門觀眾來說會是一種更加好的體驗。
在演出曲目中,除典型的吉卜賽樂曲《吉卜賽波萊羅舞曲》(Gypsy Bolero)外,亦有選自經典電影的樂曲《爸爸,你聽到我嗎?》(Papa Can Toy Hear Me?)、《穿黑鞋的金髮男》(Le Grand Blond avec une Chaussure Noire)、俄羅斯傳統樂曲《我遇見你/媽媽》(I’ve met you/Mama),還有蒙蒂(Vittorio Monti,1686-1922)經典樂曲《恰爾達什舞曲》(Csárdás),讓觀眾感受到不地區的音樂文化,也從聆聽中感受到不同地區的音樂特色,這些作品雖然不是我們在音樂課聽到的那樣經典及著名,誠然一首好的音樂需經過時間的洗禮,演奏家們不斷為曲目進行第二創作,但也不能忽略個人直觀的感受,拉吉陶與樂隊演奏的曲目涵蓋面甚廣,但都有共通點是旋律簡單但編曲豐富,以及加入不少引入的演奏技巧,例如拉吉陶常使用滑音令小提琴音色更加吸引、而他快速彈奏的16分音符,以彈撥方式模擬結他彈奏或掃和弦,以及兩隻手指撥弦來模仿結他的輪指技巧等,都是較少見的演奏技巧,實在令人大開眼界,故有人不知怎樣來界定拉吉陶是屬於那一派別的小提琴手,因為他能駕馭多樣的音樂風格、而鋼琴手法蘭蒂錫‧楊諾斯卡 (František Jánoška)除在樂曲中擔任節奏的角色,也常在獨奏中運用大量爵士樂的音階作即興演奏,而樂隊演出中亦不時有個別樂器獨奏,使整個演出多了一分演奏爵士樂的味道,而匈牙利揚琴更出神入化地彈奏像流水的琶音,與同一祖先的中國揚琴相比,其音色相對較薄及尖一點,亦正用於演繹吉卜賽音樂帶有一點神祕的色彩;而整個樂隊控制音色及樂曲的力量刻意做到極弱、極強、有如一靜再一動,勻速地加速、減慢,控制洽到好處,百分百地牽動著觀眾的情緒起伏,在預定樂曲演奏後更罕有地見大部份觀眾起立報以掌聲,感覺是上完一次音樂課,學生表示明白的一個動作,而最後樂隊亦以拉吉陶式風格演繹了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作出回應。
在整個演出中,起初演奏的音樂令筆者感到樂器有點不平衡,由於所有樂器均經由喇叭擴音處理,故樂手在演繹時也無法控制音控人員的處理,場刊亦沒有提及是否有專人隨團負責音響部份,例如在第一首曲目中當匈牙利揚琴演奏後加入其他樂器時,顯然小提琴聲音過大、而結他在一些樂曲中亦被其他樂器掩蓋了,幸好結他手拉斯羅‧帕洛 (László Balogh)臨場以結他本身的音量控制器作出調整,故筆者開始聽拉吉陶與樂隊演奏時感到有點不自在,但其後習慣了又覺得這是一種新體驗的表演方式,作為觀眾應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去接受,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眼光才看得更多更遠。
雖然拉吉陶與樂隊在澳門站未有跟澳門樂團或其他澳門的知名樂手合作(資料顯示樂隊常跟大型的管弦樂團合作,而據知香港站樂隊是與李傳韻合作演出),但對澳門觀眾來說暫算滿足,也為我們上了一課很活生生的音樂課,近年來澳門積極推動普及音樂,期望下一代可以多聽不同類的音樂,而拉吉陶與樂隊明顯與主流的古典音樂不一樣、因為他們的音樂不是用耳來聽,而是用身體來感受,而作為專業的音樂人,在台上的一言一行也流露出大師的風範,一場好的音樂會不單止樂曲演繹要到位,更重要是讓觀眾滿載而歸,而他們的形象更在我們的腦海裏不時浮現,他們的熱情、充滿吉卜賽味道的造型及對音樂的熱誠,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不知道拉吉陶與樂隊會否再來澳門,但好肯定這次的演出帶給觀眾一次美好的學習與體驗,也為我們上了一課「音樂應該就是這樣!」的課題,世界上應沒有多少人能有拉吉陶一樣的技藝,但他對音樂的態度,如何用心去演繹、如何刻苦地練習、不斷在音樂創作、不停以新元素改編樂曲的態度,絕對是一個作為音樂人值得學習而可努力邁向的指標,也值得擁有目標的人去學習的對象,願每一位聽過他音樂的人能學習到他對音樂的態度。
期待兩年多的拉吉陶與樂隊終於駕臨澳門,並把澳門作為巡迴中國的首站演出;
創團人拉吉陶是一位傳奇人物,其鬍子隨著他的知名度已成為他的標誌,出生音樂世家的他,同時也接受了正規的學院訓練,有人說他是吉卜賽小提琴家的幽靈化身,事實上當細味拉吉陶與樂隊所演繹的音樂,就彷彿帶領聽眾走過一段段的歷史,不單止從音樂中體驗到吉卜賽音樂的內涵,其音樂更將古典音樂、爵士音樂、民謠及現代實驗等音樂融合一起,聽他們的音樂就像閱讀一本活生生的音樂辭典。
藝評人李正欣博士這樣理解吉卜賽音樂,首先是獨特的配器方式,由一具小提琴領奏,輔以欽巴隆琴(Cimbalom又叫作匈牙利揚琴)與低音大提琴。為豐富演奏效果,拉吉陶在配器上作出了補充,在1986年成立樂團之初,在上述三件樂器上加入了第二小提琴及鋼琴,而同時彈奏匈牙利揚琴的樂手也兼任結他手,現時的組合更將揚琴及結他交由兩位樂手負責,發展成一個六人的樂隊,在旋律、和聲、節奏上可以更具層次、音色更加具吸引力及多變,而在演出中揚琴手耶諾‧李斯特舒 (Jenö Lisztes)按曲目需要會轉打軍鼓加強節奏、而鋼琴手法蘭蒂錫‧楊諾斯卡 (František Jánoška)亦會同時吹奏口風琴,增強了樂曲的表現力,主帥拉吉陶也會在樂曲中加入敲擊樂器Shaker;但筆者認為,以一個中樂團為例,完整的聲部包括拉、彈、吹、打四個聲部,拉吉陶樂團中好像欠缺了吹的樂器,其實單簧管應為其中一員,但或許基於小提琴與單簧管在樂團的角色上有共通、或音色有相似,故拉吉陶選擇了第二小提琴取代,而假如樂隊加入高音薩克斯風,可能會讓樂隊在音域及音色上更加立體,也可更多演繹不同曲風的樂曲,但相信主帥拉吉陶在考慮樂隊的發展及編制上有其個人的看法,說不定將來會在樂隊中加入中國的笛子或笙也不足為奇,這是筆者的奇想。
首次來到澳門的拉吉陶與樂隊,為觀眾帶來多首不一樣的樂曲,揭開音樂會序幕的曲目是《火焰之舞》(Fire Dance),雖然拉吉陶沒有像過往的演出中從觀眾席拉著琴出來,但其華麗的服飾、標誌性的鬍子、精湛的琴技已將觀眾聚焦在他身上,激情澎湃的音樂博得觀眾連綿不絕的掌聲,對澳門觀眾來說,這算是一個較新的體驗,因為他們演繹的不是古典音樂,如以正襟危坐的態度來看,就像穿西裝光顧大排檔,有點格格不入,拉吉陶要帶給觀眾的不單是樂曲,更是他們對音樂的熱誠,他們的笑容、技巧的熟練、演繹時神情自若,觀眾已不單純是聽音樂,更是看一場形體的表演、一場具有互動的演出,而每一位樂手的技術,令人不禁要問:「台上的演出者是人類嗎?」拉吉陶拉奏小提琴的快速且毫無瑕疵、匈牙利揚琴干淨清脆的琴音,像流水般的琶音,沉實、穩重的低音提琴、精緻的鋼琴Solo、節奏多變的結他伴奏,不單每一位樂手能獨當一面,而且他們完美的配搭,也充份地流露出他們就是天生的音樂人,而他們的演奏更大程度需要觀眾以掌聲、拍子、肢體動作來回應才能構成一場完滿的音樂會,這正好是華人社會中缺乏的一種表達方式,外國人聽到好的音樂,可能會大叫:「Bravo!」,但我們還是比較怕在眾人或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情感,故這次演出給予觀眾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情感。由於文化中心是一個室內的表演場地,期待一天他們重臨濠江可選擇一個能容納更多人的戶外演出場地,相信對澳門觀眾來說會是一種更加好的體驗。
在演出曲目中,除典型的吉卜賽樂曲《吉卜賽波萊羅舞曲》(Gypsy Bolero)外,亦有選自經典電影的樂曲《爸爸,你聽到我嗎?》(Papa Can Toy Hear Me?)、《穿黑鞋的金髮男》(Le Grand Blond avec une Chaussure Noire)、俄羅斯傳統樂曲《我遇見你/媽媽》(I’ve met you/Mama),還有蒙蒂(Vittorio Monti,1686-1922)經典樂曲《恰爾達什舞曲》(Csárdás),讓觀眾感受到不地區的音樂文化,也從聆聽中感受到不同地區的音樂特色,這些作品雖然不是我們在音樂課聽到的那樣經典及著名,誠然一首好的音樂需經過時間的洗禮,演奏家們不斷為曲目進行第二創作,但也不能忽略個人直觀的感受,拉吉陶與樂隊演奏的曲目涵蓋面甚廣,但都有共通點是旋律簡單但編曲豐富,以及加入不少引入的演奏技巧,例如拉吉陶常使用滑音令小提琴音色更加吸引、而他快速彈奏的16分音符,以彈撥方式模擬結他彈奏或掃和弦,以及兩隻手指撥弦來模仿結他的輪指技巧等,都是較少見的演奏技巧,實在令人大開眼界,故有人不知怎樣來界定拉吉陶是屬於那一派別的小提琴手,因為他能駕馭多樣的音樂風格、而鋼琴手法蘭蒂錫‧楊諾斯卡 (František Jánoška)除在樂曲中擔任節奏的角色,也常在獨奏中運用大量爵士樂的音階作即興演奏,而樂隊演出中亦不時有個別樂器獨奏,使整個演出多了一分演奏爵士樂的味道,而匈牙利揚琴更出神入化地彈奏像流水的琶音,與同一祖先的中國揚琴相比,其音色相對較薄及尖一點,亦正用於演繹吉卜賽音樂帶有一點神祕的色彩;而整個樂隊控制音色及樂曲的力量刻意做到極弱、極強、有如一靜再一動,勻速地加速、減慢,控制洽到好處,百分百地牽動著觀眾的情緒起伏,在預定樂曲演奏後更罕有地見大部份觀眾起立報以掌聲,感覺是上完一次音樂課,學生表示明白的一個動作,而最後樂隊亦以拉吉陶式風格演繹了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作出回應。
在整個演出中,起初演奏的音樂令筆者感到樂器有點不平衡,由於所有樂器均經由喇叭擴音處理,故樂手在演繹時也無法控制音控人員的處理,場刊亦沒有提及是否有專人隨團負責音響部份,例如在第一首曲目中當匈牙利揚琴演奏後加入其他樂器時,顯然小提琴聲音過大、而結他在一些樂曲中亦被其他樂器掩蓋了,幸好結他手拉斯羅‧帕洛 (László Balogh)臨場以結他本身的音量控制器作出調整,故筆者開始聽拉吉陶與樂隊演奏時感到有點不自在,但其後習慣了又覺得這是一種新體驗的表演方式,作為觀眾應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去接受,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眼光才看得更多更遠。
雖然拉吉陶與樂隊在澳門站未有跟澳門樂團或其他澳門的知名樂手合作(資料顯示樂隊常跟大型的管弦樂團合作,而據知香港站樂隊是與李傳韻合作演出),但對澳門觀眾來說暫算滿足,也為我們上了一課很活生生的音樂課,近年來澳門積極推動普及音樂,期望下一代可以多聽不同類的音樂,而拉吉陶與樂隊明顯與主流的古典音樂不一樣、因為他們的音樂不是用耳來聽,而是用身體來感受,而作為專業的音樂人,在台上的一言一行也流露出大師的風範,一場好的音樂會不單止樂曲演繹要到位,更重要是讓觀眾滿載而歸,而他們的形象更在我們的腦海裏不時浮現,他們的熱情、充滿吉卜賽味道的造型及對音樂的熱誠,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不知道拉吉陶與樂隊會否再來澳門,但好肯定這次的演出帶給觀眾一次美好的學習與體驗,也為我們上了一課「音樂應該就是這樣!」的課題,世界上應沒有多少人能有拉吉陶一樣的技藝,但他對音樂的態度,如何用心去演繹、如何刻苦地練習、不斷在音樂創作、不停以新元素改編樂曲的態度,絕對是一個作為音樂人值得學習而可努力邁向的指標,也值得擁有目標的人去學習的對象,願每一位聽過他音樂的人能學習到他對音樂的態度。
標籤:
《拉吉陶與樂隊》演後評論
獨一無二‧拉吉陶
羽白
久慕羅比‧拉吉陶(Roby Lakatos)盛名的澳門樂迷, 翹首期盼一個多月後, 在十二月七日晚上, 終於有緣欣賞這位吉卜賽小提琴鬼才的現場演奏, 親身感受那份澎湃熱情。
如此一位才華橫溢, 世所罕見的天才小提琴大師, 甫一出場, 伴隨著熠熠光芒的, 卻是一份親和的氣度。拉吉陶過往的演奏片段中, 常見人人隨著音樂歡呼, 搖擺起舞的場面, 澳門觀眾略為含蓄, 沒有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的座位間起舞, 但這一晚的音樂會, 確是瀰漫著老友聚會的親切氛圍。
拉吉陶的樂隊, 成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 那一段他在布魯塞爾Les Ateliers de la Grande lle俱樂部演奏的歲月, 現時的六人組合定型自二○○二年, 樂隊包括另一把小提琴, 還有結他、匈牙利揚琴、低音提琴和鋼琴, 拉吉陶在樂曲之間將成員逐一介紹給全場觀眾, 除了和他甚有淵源的第二小提琴拉斯羅‧伯尼(Laszio Boni, 曾跟隨拉吉陶父親學琴)外, 其餘幾位都是「八○後」, 非常年輕, 但演奏技藝絕對成熟, 且彼此極有默契, 在自由、隨意而即興的爵士樂風格演奏中, 合作得緊密無間。
身為吉卜賽傳奇小提琴家雅諾斯‧比哈里(Janos Bihari,一七六四——一八二七)七世孫的拉吉陶, 自幼接受嚴謹的正統古典音樂教育, 然而他真正深感興趣的, 是民謠和爵士樂, 並另闢蹊徑, 把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 包括本來就混集了各地音樂特色的傳統吉卜賽音樂, 以爵士樂混和, 創造和形成了完全屬於他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演奏模式, 為樂迷帶來另一種選擇, 也成就了他的音樂事業, 在世界各地皆深受歡迎。這晚的曲目, 有傳統樂曲如《雙結他曲》和《我遇見你 / 媽媽》, 有電影配樂《穿黑鞋的金髮男》, 也有拉吉陶自己的創作《馬拉喀什的一夜》和《SK隨想曲》, 部份澳門觀眾可能不太熟悉, 但無礙欣賞他的高超演奏技巧。拉吉陶最為世間樂迷津津樂道的, 神迷目眩的, 便是他那超乎常人的拉弦速度, 小提琴在他手裡, 就如被賦予了生命。吉卜賽音樂大多充滿歡樂氣氛, 特色是幾乎都從慢速開始, 低吟淺唱一番後突然轉快, 急速起伏跌宕後, 又再緩緩回歸平靜, 就這樣以強烈的節奏對比, 激起觀眾的愉悅情緒, 這種特色正正能配合他那運弦如飛的絕技, 再加上擴音效果, 那份感染力就更加強烈,《恰爾達什舞曲》便最是出色, 那綿密豐富起落有致的節奏, 如美女層層疊疊的綺麗裙裾翻捲紅浪, 惹起觀眾的無限遐思。拉吉陶和小提琴的合作, 還有更出神入化的表現: 《雙結他曲》以指尖按撥琴弦, 可以彈出結他的節奏, 又甚至可以仿傚鳥兒鳴叫: 安哥的一首《L’Alouette》, 有長長的一串婉轉清脆的鳥鳴。
樂評中常見以「色彩」形容樂曲音調, 這一說法在這晚得到了具體表現, 台上的燈光以斑斕各異的色彩烘托每一首曲目, 幾乎沒有重複過, 第一首《火焰之舞》, 是熱情而神秘的火紅, 就如世人對吉卜賽人的印象, 而《吉卜賽波萊羅舞曲》那幽怨的藍, 似在訴說他們辛酸的歷史, 優美醉人的《雙結他曲》是紫紅配藍, 節奏明快的《穿黑鞋的金髮男》是黃藍交集, 《馬克之舞》一曲, 舞台抺去了色彩, 拉吉陶隱進黑暗之中, 讓大揚琴和結他, 在簡單的白色射燈下成為主角。
音樂會尾聲, 拉吉陶再三謝幕後, 奏出最後一首安哥樂曲:《匈牙利舞曲》, 此時泰半的觀眾都已起立, 和著熟悉的旋律, 激動無比地鼓掌。選擇以這首布拉姆斯從比哈里演奏的匈牙利民謠中產生創作靈感的樂曲, 來結束整晚的表演, 似乎別具深意。
久慕羅比‧拉吉陶(Roby Lakatos)盛名的澳門樂迷, 翹首期盼一個多月後, 在十二月七日晚上, 終於有緣欣賞這位吉卜賽小提琴鬼才的現場演奏, 親身感受那份澎湃熱情。
如此一位才華橫溢, 世所罕見的天才小提琴大師, 甫一出場, 伴隨著熠熠光芒的, 卻是一份親和的氣度。拉吉陶過往的演奏片段中, 常見人人隨著音樂歡呼, 搖擺起舞的場面, 澳門觀眾略為含蓄, 沒有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的座位間起舞, 但這一晚的音樂會, 確是瀰漫著老友聚會的親切氛圍。
拉吉陶的樂隊, 成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 那一段他在布魯塞爾Les Ateliers de la Grande lle俱樂部演奏的歲月, 現時的六人組合定型自二○○二年, 樂隊包括另一把小提琴, 還有結他、匈牙利揚琴、低音提琴和鋼琴, 拉吉陶在樂曲之間將成員逐一介紹給全場觀眾, 除了和他甚有淵源的第二小提琴拉斯羅‧伯尼(Laszio Boni, 曾跟隨拉吉陶父親學琴)外, 其餘幾位都是「八○後」, 非常年輕, 但演奏技藝絕對成熟, 且彼此極有默契, 在自由、隨意而即興的爵士樂風格演奏中, 合作得緊密無間。
身為吉卜賽傳奇小提琴家雅諾斯‧比哈里(Janos Bihari,一七六四——一八二七)七世孫的拉吉陶, 自幼接受嚴謹的正統古典音樂教育, 然而他真正深感興趣的, 是民謠和爵士樂, 並另闢蹊徑, 把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 包括本來就混集了各地音樂特色的傳統吉卜賽音樂, 以爵士樂混和, 創造和形成了完全屬於他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演奏模式, 為樂迷帶來另一種選擇, 也成就了他的音樂事業, 在世界各地皆深受歡迎。這晚的曲目, 有傳統樂曲如《雙結他曲》和《我遇見你 / 媽媽》, 有電影配樂《穿黑鞋的金髮男》, 也有拉吉陶自己的創作《馬拉喀什的一夜》和《SK隨想曲》, 部份澳門觀眾可能不太熟悉, 但無礙欣賞他的高超演奏技巧。拉吉陶最為世間樂迷津津樂道的, 神迷目眩的, 便是他那超乎常人的拉弦速度, 小提琴在他手裡, 就如被賦予了生命。吉卜賽音樂大多充滿歡樂氣氛, 特色是幾乎都從慢速開始, 低吟淺唱一番後突然轉快, 急速起伏跌宕後, 又再緩緩回歸平靜, 就這樣以強烈的節奏對比, 激起觀眾的愉悅情緒, 這種特色正正能配合他那運弦如飛的絕技, 再加上擴音效果, 那份感染力就更加強烈,《恰爾達什舞曲》便最是出色, 那綿密豐富起落有致的節奏, 如美女層層疊疊的綺麗裙裾翻捲紅浪, 惹起觀眾的無限遐思。拉吉陶和小提琴的合作, 還有更出神入化的表現: 《雙結他曲》以指尖按撥琴弦, 可以彈出結他的節奏, 又甚至可以仿傚鳥兒鳴叫: 安哥的一首《L’Alouette》, 有長長的一串婉轉清脆的鳥鳴。
樂評中常見以「色彩」形容樂曲音調, 這一說法在這晚得到了具體表現, 台上的燈光以斑斕各異的色彩烘托每一首曲目, 幾乎沒有重複過, 第一首《火焰之舞》, 是熱情而神秘的火紅, 就如世人對吉卜賽人的印象, 而《吉卜賽波萊羅舞曲》那幽怨的藍, 似在訴說他們辛酸的歷史, 優美醉人的《雙結他曲》是紫紅配藍, 節奏明快的《穿黑鞋的金髮男》是黃藍交集, 《馬克之舞》一曲, 舞台抺去了色彩, 拉吉陶隱進黑暗之中, 讓大揚琴和結他, 在簡單的白色射燈下成為主角。
音樂會尾聲, 拉吉陶再三謝幕後, 奏出最後一首安哥樂曲:《匈牙利舞曲》, 此時泰半的觀眾都已起立, 和著熟悉的旋律, 激動無比地鼓掌。選擇以這首布拉姆斯從比哈里演奏的匈牙利民謠中產生創作靈感的樂曲, 來結束整晚的表演, 似乎別具深意。
標籤:
《拉吉陶與樂隊》演後評論
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用愛為曹禺畫上完美的句號 —《彌留之際》觀後
綠衣人
《彌留之際》是澳門文化中心與香港話劇團之戲劇交流計劃劇目,於9月17日及18日在文化中心小劇院共演出兩場。劇本改編自田本相與曹禺的同名訪談錄著作,田本相對中國戲劇家曹禺(1910-1996)的生平、創作生涯、以至最後八年在醫院卧床的心境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彌》劇主要講述曹禺離世前一刻,影響著他的創作生涯的人物及情境在睡夢中一一重現,曹禺回到過去,遇到對他創作有莫大影響的五個人及自己的内心。有他從未見過的媽媽、三任妻子鄭秀、方瑞及瑞珏,還有亦師亦友的巴金。
全劇以普通話演出,香港話劇團資深演員孫力民、秦可凡、雷思蘭及年輕演員王維等都應付自如,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及有節奏且抑揚頓挫的聲調,讓人聼來自然而投入。
演出主要分爲幾個場景:醫院病房、睡夢中與母親相見、回到與她的第一任夫人鄭秀的初戀階段、與第二任夫人方瑞那段受文革精神折磨的時期、晚年自己與過往充滿理想的自己對話、還有與巴金的細說當年。整個演出帶出「愛」才是曹禺保持創作的催化劑。
母愛 - 曹禺的母親在生了他之後就離開了人世,對於從未感受過母愛的曹禺,能與母親相見,是生命的完美。遇見母親,曹禺變得像不懂事的小孩問母親:「人死後不是一切都煙消雲散嗎? 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麽?」,母親對他說:「很多人因看過你的作品,改變了人生,也感受到你作品中的愛。」,相信有看過曹禺作品的讀者都會有同感吧。
包容之愛 –她的第一任夫人鄭秀對曹禺因爲方瑞的緣故而與他離婚,她對曹禺包容之愛,正正體現中國傳統婦女的婚姻觀,但鄭秀内心的痛苦,當時的曹禺又那會明白,在曹禺生命最後的一刻,讓曹禺聼鄭秀痛苦的傾訴,也讓曹禺說出對鄭秀有所欠缺的感受,是多麽完美的一刻。
患難之愛 - 文革時期的曹禺,對他最大的打擊,莫過於方瑞的自殺。這是曹禺痛苦的回憶,在離開人世前,能再與妻子見面,讓他了解方瑞的自殺是她已經到達筋疲力竭了,她已經無法支撐下去,曹禺不明白方瑞為何選擇自殺,曹禺在這一刻,體諒她感到疲倦極了,她必須趟下休息了,這是她完美的選擇。
現實中的恩與愛 - 曹禺最後一任夫人瑞珏在他在醫院的日子不離不棄的照顧與關愛,令曹禺充滿感激之情,正如曹禺所說,他們之間不單是愛情,還有恩情。
综觀整個演出的場景設計、音樂及演員帶出的氣氛都是悲情的,但人與人之間的愛都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元素,《彌留之際》是一份用愛為曹禺畫上完美句號的作品。
《彌留之際》是澳門文化中心與香港話劇團之戲劇交流計劃劇目,於9月17日及18日在文化中心小劇院共演出兩場。劇本改編自田本相與曹禺的同名訪談錄著作,田本相對中國戲劇家曹禺(1910-1996)的生平、創作生涯、以至最後八年在醫院卧床的心境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彌》劇主要講述曹禺離世前一刻,影響著他的創作生涯的人物及情境在睡夢中一一重現,曹禺回到過去,遇到對他創作有莫大影響的五個人及自己的内心。有他從未見過的媽媽、三任妻子鄭秀、方瑞及瑞珏,還有亦師亦友的巴金。
全劇以普通話演出,香港話劇團資深演員孫力民、秦可凡、雷思蘭及年輕演員王維等都應付自如,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及有節奏且抑揚頓挫的聲調,讓人聼來自然而投入。
演出主要分爲幾個場景:醫院病房、睡夢中與母親相見、回到與她的第一任夫人鄭秀的初戀階段、與第二任夫人方瑞那段受文革精神折磨的時期、晚年自己與過往充滿理想的自己對話、還有與巴金的細說當年。整個演出帶出「愛」才是曹禺保持創作的催化劑。
母愛 - 曹禺的母親在生了他之後就離開了人世,對於從未感受過母愛的曹禺,能與母親相見,是生命的完美。遇見母親,曹禺變得像不懂事的小孩問母親:「人死後不是一切都煙消雲散嗎? 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麽?」,母親對他說:「很多人因看過你的作品,改變了人生,也感受到你作品中的愛。」,相信有看過曹禺作品的讀者都會有同感吧。
包容之愛 –她的第一任夫人鄭秀對曹禺因爲方瑞的緣故而與他離婚,她對曹禺包容之愛,正正體現中國傳統婦女的婚姻觀,但鄭秀内心的痛苦,當時的曹禺又那會明白,在曹禺生命最後的一刻,讓曹禺聼鄭秀痛苦的傾訴,也讓曹禺說出對鄭秀有所欠缺的感受,是多麽完美的一刻。
患難之愛 - 文革時期的曹禺,對他最大的打擊,莫過於方瑞的自殺。這是曹禺痛苦的回憶,在離開人世前,能再與妻子見面,讓他了解方瑞的自殺是她已經到達筋疲力竭了,她已經無法支撐下去,曹禺不明白方瑞為何選擇自殺,曹禺在這一刻,體諒她感到疲倦極了,她必須趟下休息了,這是她完美的選擇。
現實中的恩與愛 - 曹禺最後一任夫人瑞珏在他在醫院的日子不離不棄的照顧與關愛,令曹禺充滿感激之情,正如曹禺所說,他們之間不單是愛情,還有恩情。
综觀整個演出的場景設計、音樂及演員帶出的氣氛都是悲情的,但人與人之間的愛都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元素,《彌留之際》是一份用愛為曹禺畫上完美句號的作品。
標籤:
《彌留之際》演後評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