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衣人
《彌留之際》是澳門文化中心與香港話劇團之戲劇交流計劃劇目,於9月17日及18日在文化中心小劇院共演出兩場。劇本改編自田本相與曹禺的同名訪談錄著作,田本相對中國戲劇家曹禺(1910-1996)的生平、創作生涯、以至最後八年在醫院卧床的心境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彌》劇主要講述曹禺離世前一刻,影響著他的創作生涯的人物及情境在睡夢中一一重現,曹禺回到過去,遇到對他創作有莫大影響的五個人及自己的内心。有他從未見過的媽媽、三任妻子鄭秀、方瑞及瑞珏,還有亦師亦友的巴金。
全劇以普通話演出,香港話劇團資深演員孫力民、秦可凡、雷思蘭及年輕演員王維等都應付自如,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及有節奏且抑揚頓挫的聲調,讓人聼來自然而投入。
演出主要分爲幾個場景:醫院病房、睡夢中與母親相見、回到與她的第一任夫人鄭秀的初戀階段、與第二任夫人方瑞那段受文革精神折磨的時期、晚年自己與過往充滿理想的自己對話、還有與巴金的細說當年。整個演出帶出「愛」才是曹禺保持創作的催化劑。
母愛 - 曹禺的母親在生了他之後就離開了人世,對於從未感受過母愛的曹禺,能與母親相見,是生命的完美。遇見母親,曹禺變得像不懂事的小孩問母親:「人死後不是一切都煙消雲散嗎? 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麽?」,母親對他說:「很多人因看過你的作品,改變了人生,也感受到你作品中的愛。」,相信有看過曹禺作品的讀者都會有同感吧。
包容之愛 –她的第一任夫人鄭秀對曹禺因爲方瑞的緣故而與他離婚,她對曹禺包容之愛,正正體現中國傳統婦女的婚姻觀,但鄭秀内心的痛苦,當時的曹禺又那會明白,在曹禺生命最後的一刻,讓曹禺聼鄭秀痛苦的傾訴,也讓曹禺說出對鄭秀有所欠缺的感受,是多麽完美的一刻。
患難之愛 - 文革時期的曹禺,對他最大的打擊,莫過於方瑞的自殺。這是曹禺痛苦的回憶,在離開人世前,能再與妻子見面,讓他了解方瑞的自殺是她已經到達筋疲力竭了,她已經無法支撐下去,曹禺不明白方瑞為何選擇自殺,曹禺在這一刻,體諒她感到疲倦極了,她必須趟下休息了,這是她完美的選擇。
現實中的恩與愛 - 曹禺最後一任夫人瑞珏在他在醫院的日子不離不棄的照顧與關愛,令曹禺充滿感激之情,正如曹禺所說,他們之間不單是愛情,還有恩情。
综觀整個演出的場景設計、音樂及演員帶出的氣氛都是悲情的,但人與人之間的愛都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元素,《彌留之際》是一份用愛為曹禺畫上完美句號的作品。
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