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人生五味

十一月十四、十五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澳門文化中心演出兩場《天下第一樓》已曲終人散。‘沒有不散的宴席’是修鼎新站在臺上留給觀衆最後一句話,這句話是修鼎新送給盧孟實?還是修鼎新因看透人生有感而發? 或是編劇何冀平借修鼎新說出她對人生的感嘆?那時那刻的觀衆,聼了這句話是百般滋味在心頭?又或是嚼而無味?筆者觀賞了十五日晚上的演出,結論是:無論在天下如何第一,都沒有不散的宴席。

《天下第一樓》由已移居香港的劇作家何冀平編寫,自八八年首演至今二十年來在國內、國外共演出超過五百場,更被列爲中國百年話劇經典劇目之一。《天》以北京掛爐烤鴨店「全聚德」為藍本,通過劇中「福聚德」烤鴨店興衰聚散的故事,道盡人生五味。

演員與角色

來澳演出的「人藝」演員,都是有多年演出經驗,有些更曾參與零一年版《天》的演出,如今次演常貴的王長立,就在零一年《天》劇中扮演李小辮。在八八年的首演,楊立新就曾扮演唐茂昌一角,零一年更凴扮演盧孟實一角獲得梅花獎。王大年演出《天》更是經驗豐富,相繼在零一年、零四年及零五年參與演出,扮演人物多樣,有常貴、唐德源、偵緝隊等角色。岳秀清亦曾參與零一年《天》的演出,叢林扮演修鼎新一角可為得心應手,因他在零一年及零四年同樣是扮演修鼎新。是這幾個人物將「福聚德」由欠債累累變爲生意滔滔、名聞京城、連皇府及總統府都喜歡光顧的飯館。話劇是集體創作,在導演眼中”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 夏淳及顧威一直是《天》劇的導演,兩位導演都是「人藝」資深藝術家,他們要求劇中每個大大小小的演員都必須當是重要角色來演出,那怕是只有幾分鐘的出場,都必須突現人物性格,即使是扮演搬運麵粉的工人,都必須要演出是一個生活中真真正正的搬運工人。作為一部經典的現實主義派話劇,「真實恰當」會是導演堅守的原則。

舞臺風格

《天》是中國傳統現實主義派話劇,舞臺的場景設計都是通過大量的實際考察,真實恰當。第一幕的場景是在一九一七年初夏的一個夜晚,北京前門外肉市口「福聚德」烤鴨店內,「福聚德」已傳至唐家第三代,唐德源的兩個兒子唐茂昌及唐茂盛。看店內的一板一木, 一桌一椅都是殘舊暗啞,沒有生氣,場景交代了「福聚德」在唐氏兄弟經營下,變得無利可圖,更是欠債累累的一盤難生意。連在店內工作多年的二掌櫃王子西都撐不下去,向老掌櫃請辭,推薦盧孟實當二掌櫃。店外肉市口胡同的人、車嘈雜聲,在店內約隱約現地聽到,這些音響效果的設計,都是為了營造一個真實的環境,甚至做到內外配合,讓環境更加立體。第二幕的「福聚德」由盧孟實當掌櫃後,店內煥然一新,大樓蓋起,燈火通明,一板一木,一桌一椅都是亮麗的上等雕花木材,「福聚德」三大字的招牌都油上金漆,飯館充滿朝氣,與第一幕「福聚德」的落漠氣氛,成一個強烈對比。第三幕所描述的時間是大年初六,店外的鞭炮聲不絕,放鞭炮是中國過年的傳統活動,充滿熱鬧的過年氣氛,這都是用音效去描述具體時間,導演不單是讓觀衆用眼睛去觀賞環境,更讓觀衆用耳朵去感受特定的時間空間。「福聚德」是烤鴨店,廚房必然要有火光紅紅的烤鴨爐,如何去表現這個設備的存在? 每次廚子或走堂在廚房出入都會撁開一道布簾,透過布簾的空隙隱約可見到紅光,導演讓觀衆去想象烤爐的情況,這為舞臺提供空間的延伸,現實派的舞臺設計都可以有「實」有「虛」。

具有時代特色的人物服裝設計除了突出人物性格、襯托情緒外,都能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劇中的時代背景是清末民初,正是西方文化初步傳入中國,那個時代的“京味兒” 不單是有“中”,還有“西”呢,留辮子已不合時宜,「高買」穿的都是西裝,而不是長袍馬褂,店內還有西方的先進通訊設備—電話,可想而知「福聚德」在當時北京飲食界的地位。看《天》劇的人物服裝設計及布料的選用都是經過考究,絲綢棉襖的配搭都令人眼前一亮,充分表現出光顧「福聚德」的客人的社會地位。此外,即使「五子行」的廚子,服裝也是一絲不苟的,羅大頭與李小辮同樣是廚子,但不收篇幅的羅大頭穿的衣服與李小辮的自信,處處表現自己的專業精神,在服裝上就完全不同。

當看到每一部份的舞臺設計都是那麽精緻考究後,相比舞臺上另一「角色」--「烤鴨」則令人有點不匹配的感覺,可能在澳門看見的是「燒鴨」,鴨身有點收縮,鴨皮也是有很明顯的皺紋,但在臺上所看見的「烤鴨」的鴨皮是光滑,外形有點膨脹,絕不是令人看了就想吃的新鮮出爐的「烤鴨」。雖然這個「烤鴨」手藝有點失準,但絕不會抹煞「人藝」舞美設計的貢獻。

人物分析

《天》劇共分三幕,演出時間為兩個半小時。“京味儿”的口語對白是「人藝」一大特点。相信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要聼這類“京味儿”的口語都有點難度,所以有些觀衆如不看字幕會不明白内容,或感受不到人物的性格特徵。

盧孟實與常貴是劇中描寫最多的兩個人物,人物的内心層次也較爲豐富。盧孟實是個實幹、機敏、圓滑、知人善用的生意人,飯館的生意全賴客人的光顧,他就有獨到的見解:

“我想咱們的飯莊子要是把北京城裏頭這些大宅門裏老老少少的喜慶日子都記下來,碰上"三節兩壽",咱們人到禮到,人家訂咱們的酒席,早有準備;不定,送一盒子壽桃、壽麵,讓人家心裏痛快,知道咱們細緻周到,以後多有光顧。”

羅大頭在「福聚德」多年,飯館的烤鴨全賴他負責,連老掌櫃都給他幾分面,羅一直不服盧孟實,更多次用不幹來挫盧孟實的銳氣,雖然盧孟實也知道羅在「福聚德」的重要性,但盧孟實作爲眾群之首,絕不能被一個人和自己對抗的人威脅,於是在一次與羅大頭的爭吵中:

羅大頭:“我一撂杆不幹,福聚德就得關門。”……“今天我不烤了, 你們另請高明吧”。
盧孟實:“走了,就再別回來。”

盧孟實並沒有被羅大頭的威脅所嚇倒,就是乾脆叫他不要回來,充分表現他處事的硬實手段。

常貴是當時社會的典型悲劇人物,一生投入自己的工作,即使能被老掌櫃唐德源及盧孟實所器重,但在那個時代「五子行」是被人瞧不起的職業,而這個身份更影響他的兒子不能到瑞蚨祥當學徒,作爲父親是一件多麽難堪的事。作爲「福聚德」的堂頭,食客能否感受有賓至如歸,感受到被款待,都有賴堂頭待客態度。盧孟實很賞識常貴:

“您有一批老主顧,您走到哪,他們跟到哪,哪家飯莊子有了您,等於拉住一批攆不走的客人”。

當唐茂盛要帶常貴到天津的分店,盧孟實第一個反應是

“這可不行,飯館讓人服,全仗堂、櫃、廚,您這不是撤我大樑嗎?”; “有批老主顧不見常貴不吃飯”。

常貴在「福聚德」的貢獻和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但在社會上的眼光,只是一份低賤職業,而最後自己的去留,也無法由自己決定。他在「福聚德」如何第一,也是沒有不散的宴席。同樣,盧孟實即使如何仆心仆命地做好「福聚德」,有多大的成績,他的去留也不是他能作主。

修鼎新在劇中的戲份不多,但他所説的話卻是全劇的精華。修鼎新是一個"傍爺"。
“傍爺是專門陪主子"吃"的高級奴僕。他會吃、懂吃、能挑眼,各飯莊都知道,要侍奉好老爺、小爺,關鍵是這些當"傍爺"的。”

修鼎新是一個滿腹經綸的文人,對食文化知識甚廣,後來因他的主子克五被抄家,被盧孟實請來當「瞭高兒」,現代的説法,就是「迎客」。修鼎新由一個在飯館「下人」面前可以高高在上,到現在要淪爲飯館的「下人」,當然有點酸溜溜,這也讓他看透人生的聚散無定。故當盧孟實問他“琢磨了一輩子美食,跑了半輩子飯莊,你喜歡什麼”時,他的回答是:“對於吃,我只喜歡一句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修鼎新看透世情的真言真語,也是何冀平在全聚德烤鴨店體驗生活過程中,讓她體味人生另一番「甜、酸、苦、辣」後的真言真語。

修鼎新在酒後將「福聚德」比喻為一道盛菜,「福聚德」各人就是盧孟實做菜的「甜、酸、苦、辣、鹹」“佐料”, 修鼎新的酒後真言,可是何冀平的人生感悟? 企業經營之道就在於要懂得運用「甜、酸、苦、辣、鹹」的“佐料”,而在人生路途上,都需要經歷各式各樣的際遇、有起有跌的體會,人生的盛宴才能豐富多彩。修鼎新不但滿腹經綸,還是一個食家,喜歡將飲食的道理融合於生活當中,如他對常貴說”要想甜,放點鹽。做菜懂得這個道理,味道一定好。做人懂得這個道理,一世無煩惱。”。這可是何冀平寫《天》其中一個得著。


沒有不散的宴席
整場演出中,臺上每個人物都很燿目,演員角色投入、對話流暢自然、聲音高低恰到好處,每個演員在臺上都有各自的份量吸引觀衆的目光。但無論表演如何精彩,也是沒有不散的宴席。當大幕拉上,臺下觀衆慢慢散去,臺上每個人是否可以再同臺表演呢?由誰作主?(彩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