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3日星期三

沒有不散的宴席

香港的龍門大酒樓在十一月最後一天終於結業,取而代之的,想必又是另一個天價地產項目。像龍門大酒樓的舊式茶樓,在港澳區內,可謂「買少見少」,無他矣,這種「大茶飯」成本高、租金價、人手多,經營艱難,縱使街坊大讚味道好、「去開有感情」,但幾十年的宴席,始終要散去。這種處境令我想起十一月中,北京人藝的於澳門文化中心上演的經典戲劇《天下第一樓》。

文/王洛
回味無窮的「京味兒」

不知道奧巴馬訪華時,有沒有吃過北京烤鴨呢?到底他在八達嶺上,又在沉思什麼呢?會否是享受著北京又古老又年青的美嗎?

相信嘗過道地烤鴨的人都必定為那種外脆內嫩的口感,而留下深刻印象吧;而且只要到過北京的人都知道,京城確是有它的味兒。這些我們都可以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帶來的《天下第一樓》裡回味一番。

這齣被視為人藝三大話劇之一的名作,不單充滿京味兒,而且表現了中國現代話劇的模範。《天》劇由何冀平於1988年寫成,首演後,旋即成為人藝代表作,除了因為編劇的資料詳盡實在之外,它的語言風格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整齣話劇利用了大量的「京腔京語」,若不是道地北京的演員來演繹,相信劇本的原味便「烤」不出來;例如說,第三幕有一場戲,常貴為著取悅一位大爺而說的一段「溜口順」,或是當烤鴨準備上桌時,負責上菜的徒弟所喊的口號,這些都表現出北京話美妙的音樂性,與及北京人藝演員的地道特色。除此之外,這部與《茶館》、《雷雨》齊名的話劇,亦體現了中國現代話劇的特質;它是以寫實的觀點處理,盡量還完生活的真實,連小道具都要做到細緻,從場景調度來說,主要叙事場區離不開舞台中央,沿用一桌二椅的模式,而左右兩邊保持平衡調度,這種風格傳統得來,又卻叫人懷舊起來。中國戲劇踏入百年歲月,北京人藝依然能以高水平維持「傳統」,證明他們保留著中國戲劇大家族中某部份重要的血脈。

北京人藝青出於藍

保留這種演戲傳統的,當然是訓練有素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們。這部新版本的《天下第一樓》,由夏淳及顧威執導,楊立新、王長立、岳秀清擔綱演出。七七年加入人藝的楊立新,是現時劇團的要員之一,在舊版本中,他飾演大少爺一角,今次擔綱主角盧孟實,演得頭頭是道;不過卻沒有王長立飾演的常貴來得討好,常貴這個角色在上次的版本被前輩演員林連昆「演活了」,卻被導演顧威認為,破壞了角色的平衡,影響戲的主軸,所以這次王長立的「常貴」,內儉含蓄,從第一幕的敬業開懷,直至最後一幕的壓抑爭扎,他都演得恰到好處,使這個悲劇角色更加具體。而其他選角也恰如其分,只是美中不足的是,飾演修鼎新的叢林,沒有把握好見慣風雨的師爺修先生一角,尤其是第三幕的尾聲,他對於「福聚德」面臨結束的感慨,演得過了火;另外,女主角岳秀清飾演的名妓玉雛兒,亦沒有發揮更大的效果,看上去只是「花瓶」式的陪襯。不過,這也許不完全是演員的問題,因為劇本本身有著結構性的瑕疵,特別是尾段,處理常貴中風死去的橋段太硬,而盧孟實最後離場之後,也沒再回場好好了結,使結局變得模稜兩可。這到底是當時編劇刻意的留白,抑或是寫不下去呢?

奧巴馬的啟示:沒有不散的宴席

戲裡的盧孟實堅持要令人對「五子行」改觀,而且他相信自己的管理哲學;以現代的概念來說,他就是一家企業裡的「CEO」,或者有點像特區的首長。他與「福聚德」的東家分成,讓東家兩兄弟只管有錢賺,而他獨立營運日常事務----這不就是那八百人的「大東家」嗎?而盧孟實就是處理日常事務的特首,而員工該是我們吧。掌櫃的每天面對著外憂內訌,還有東家作亂,營運一座好樓並非易事。
奧巴馬訪華時,品嚐烤鴨之餘,亦成功軟銷美國的精神價值,最重要是,讓我們看到世上沒有不散之宴席,因為縱使這位黑人總統多麼有魅力、多麼的受歡迎,他的任期最多都只是八年。而盧孟實最終要落寞收場的原因,是因為他做不到平衡各方利益的局面,反之,各人亦沒有遵守規則,如:兩個東家苛索金錢、羅大頭疏忽職守等,都做成了好樓變危樓的原因。現下的社會處於這個狀態嗎?這是當年編劇不敢寫到的地方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