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2日星期五

對比下創造傳奇?

李晴
十一月二十五和二十六日,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一連兩場的西班牙國家芭蕾舞團的表演圓滿結束,看的是第二場,西班牙舞蹈的風格,完全豐富了觀眾的眼球,因為節目內有兩齣表演:《村莊的天空》和《傳奇之舞》完全給大家有不一樣的感覺,在一個感覺基礎下尋找到另一個感覺,而且舞團總監荷西.安東尼奧對兩支舞蹈的次序、當中的服飾和男女舞蹈員的安排上,刻意的鋪排,務求令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對比下,增強感覺。
   
《村莊的天空》這個名字已經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能想像到的悠閒、純樸、自然的空間,編舞走的是「波麗露流派」的舞蹈風格,的確呈現當年宮廷生活的場面和平民生活的風俗,尤其服飾以紅、橙紅、天藍的色彩,舞者面帶笑容在輕鬆的音樂旋律下跳舞,很濃的民族氣息配合傳統芭蕾舞之中,給人開心歡聚的畫面。正因為第一齣餘溫的感覺帶到中場休息過後,《傳奇之舞》佛朗明哥的舞蹈就給觀眾更為神秘、暗沉、緊促的感覺。有第一齣作強烈比照,無論音樂節奏或者舞蹈節奏,都明顯的快,有力度的,有美感的,如結實的雙手屈曲向上向下的手部動作,鞋後跟連續踏地、踼裙的動作特別多,充滿速度、剛強、熱情來構成每一幕。假如我是攝影師,從兩齣表演中,分別可以拍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歡樂如嘉年華會般的畫面以及卡門站在舞台上的氣勢,因為前者的喜悅,更顯後者的孤寂。

發現《傳奇之舞》是主,《村莊的天空》是次,無論是編舞上、服裝上或音樂上,絕對地,《傳》比《村》吸引,不是說《村》不好,反而想說《村》的作為支持,所謂“牡丹雖好,終須綠葉扶持”,如果表演單單只有《傳》,就缺少了一個「標準」。「標準」的彩色指導:深沉是什麼?嚴肅又是什麼?速度有多快?音樂有多神秘?觀眾看完《村》再看《傳》,就看到感覺轉變的過渡,一個比較的過程,由歡呼聲變成無聲的,由十九世紀的馬德里去到剛強而脆弱的黑暗,嘗到豐富的冷和暖之間。《傳》「序幕」部份中,群舞的動作加入現代舞的元素,像帶有死亡、絕望的訊號,各人手部一同向上高舉,深重具類似宗教的感覺令人屏氣凝神,呼吸似受限制,與《村》熱鬧的群舞不一樣,都給人輕鬆的、自然的欣賞角度很快完成五個部份。反而《傳》由序幕到尾聲,十一部份都有不同層次的黑,部份與部份之間上產生無窮無盡(endless)的感覺,亦有較勁的元素,但都似有意無意讓人去認識一位五尺高的神秘女子,在不用理解任何含義下,無條件的用心用眼睛追緊她的芳蹤,她的動作,她的美……

在《傳》當中,一群舞者的高度比較下,身型矮小的Cristina 演的是The Woman和Elena的是The Immortal,「鶴立雞群」,亦成了《傳》編舞中的一「位」主角,對,只有一位,我總覺得兩人在角色上分演根本是同一個人,只是在某幾個部份中,分身為「影子」、「另一個自己」或「生命的伴侶」。在「探戈」部份中,根本分不到誰是The Woman 或者The Immortal在黑暗中唯一曙光下接力跳著,像「影子」般移動,節奏一樣,舞蹈一樣,感覺一樣,喜歡燈光營造出框架的感覺,鏡框般看到自己,黑暗中,只有自己陪伴。在「歡樂」部份中,她們以一男一女展示情侶姿態的合拍,理想生命上的「伴侶」原來也是「自己」,只有自己才明白自己的每一步舞步,由女舞者詮釋男性的佛朗明哥,吸引我的並不是她的腳下功夫,反而是臀部的線條,因為矮小的女性再穿高腰褲,坐圍明顯大,環圓感覺,表現再剛強都隱藏不到女性的特徵,而其他部份的男舞者就算再踏出複雜的節奏,整體都是直挺挺的。在「回憶」部份中,看到黑與白舞衣,拖著長長的拖尾,怎樣才算長?要顯示一條裙的長度就要有另一條作比較,就「特」別地長。如果長度代表權力,那麼,黑裙突出白裙的尊貴,一直無止境地吸引觀察的視線。白裙大拖尾令人想到婚紗,與黑裙相反方向緩慢的一步一步走著,有邊線、有黑與白的對比、孤寂遇上悲哀的感覺……並不快樂,長長累贅的拖尾纏繞自己,似心靈上的負累。在場刊封面看到的背影,以及這個部份的表演,又再一次吻合了「endless」的感覺,似完又未完的結局……在沉重中變回喧鬧的舞台,將傳統的西班牙舞蹈以小舞台表現方式最後的尾聲呈現給大家,無論音樂上,各舞者即興表演,都充滿地方色彩的藝術文化,值得一看。

假如兩者以上就可以作比較的,我欣賞是兩者各自精彩下,再突出其中一方,因為良性的比較下,藝術光芒會更光。相信舞團總監荷西.安東尼奧精心設計,兩齣鋪排的明顯下,對比下創造傳奇?並不是要貾低《村莊的天空》而突顯《傳奇之舞》,而是讓不同的感覺更加明顯,再令觀眾容易留下印象,以及好好記住西班牙多層次而獨特的一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