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吖
■ 陳曙曦 vs 陳曙曦
------「如何在滾滾時代巨輪之下,保住自己的櫻桃園?」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
在澳門文化中心的強勢宣傳下,原定在11月5至6日上演兩場的《櫻桃園》加開一場,無疑為劇團打了一口強心針。首演當晚,觀賞由香港資深導演陳曙曦執導,天邊外(澳門)劇場主演,還有一班香港幕後精英,包括形體指導、燈光、錄像、佈景和音樂,連同一群澳門的舞台精英和多個劇團的業餘表演者,合力炮製俄國著名劇作家契訶夫(1860-1904)絶筆之作──《櫻桃園》,帶給觀眾的是一齣有看頭有歡樂,卻不失原著思想的戲劇作品。
前年觀賞該劇團的創團劇──《天邊外》,還是陳曙曦導演,同樣有形體指導莫蔓茹、燈光設計顧問馮國基、舞台及服裝設計顧問郭偉倫。但該劇演繹手法對於廿一世紀講求快簡便年代的人們,節奏緩慢沉悶,猶如一潭死水。同一導演,相若的班底,同樣表演寫實主義戲劇,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陳氏執導《天邊外》,希望觀眾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演員身上,感受演員如何將戲的訊息和氣氛表現出來。他使用了俄國導演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表演手法,來呈現美國寫實主義戲劇的精髓。結果觀眾啃不下,昏昏欲睡。今次執導契訶夫經典《櫻桃園》,是一齣鋪敍日常生活面貎的寫實作品,運用史氏體系的表現手法,最能把契劇的精髓呈現。可是導演沒再採用史氏的演繹方式,卻選用抽離的手法和寫實互相衝擊。他還邀請香港獨立音樂創作人陳偉發擔任作曲及音樂設計,在平淡而似無戲味的內容裏注入新元素,給澳門觀眾帶來全新的《櫻桃園》。首先,在小劇場內,充滿現代感的舞台設計,散發濃烈的環保氣息。舞台上空懸掛着象徵的櫻桃樹,是用破傘和一些零碎物料造成;台上亦沒有華麗的貴族家居擺設,反是拼貼湊合,如巨大的帷幕和地毯是用拼貼的布料砌成,大梳化是用三張櫈組合而成。剛開始時台上的傢俱凌亂隨便放置,有翻倒,有擱置一旁,給人雜亂無章的感覺。隨後在演員們一邊哼着輕快的俄國民族音樂,一邊把凌亂的傢俱弄得齊齊整整,呈現的是先破壞後建設,超越時代區域的蓋念。在四幕劇裏,分場都採用了同一的手法,使觀眾的思緒從情節中抽離,卻沒有間斷劇場表演。
第二,導演設計的開場和結尾是原著沒有的部份,卻為劇作加入了現代的解讀,一開始由六個男子抬着櫻桃園模型從觀眾席朝向舞台慢步而行,配以深沉的燈光和緩慢的音樂,儼如西方的葬禮,然後把模型放置在舞台中央正後方的長枱上。隨即在舞台前方落下垂幕,一面播放輕快的俄國民族音樂,一面播放昔日俄國貴族的生活照片,讓觀眾慢慢進入戲劇的那個年代。莊園被拍賣後,園內的主人全部搬走,遺下年邁的老管家菲爾斯,獨個兒喃喃自語:「他們全部走了,他們不記得我啦!」然後埋身於舊傢俱中,一同被布幔掩蓋,令人想起在城市發展的同時,很多古舊的東西會被破壞被遺忘。「立新」必先「破舊」,是否真的理所當然?結尾時櫻桃園已被打造成夏日別墅,舞台中間的帷幕徐徐升起,燈光照射新樓盤模型,演員們穿著現代服裝鬧哄哄而來,進行睇樓活動。此刻,老僕從封塵的布幔裏站起來,裝出一副笑臉,為來客介紹別墅四周的景況。隨後兩柱燈光直射向觀眾席兩旁的行人道,演員們沿著光走向觀眾,一邊眺望,一邊拍照。送走舊時代,迎接新紀元,生活其中的人們,要被掩沒抑或裝備自己重新出發,決定在於每個人的生活態度。
第三,在導演和形體指導的設計下,全劇的動作、語調和對白都十分貼近現代生活,如西方的經常親臉頰的社交禮儀,僕人雅沙和杜妮雅莎調情時的親嘴撫摸,毫無忌諱的在台上呈現。而雅沙(馮劍峰飾)的漠不關心態度、諾芙娜(譚淑霞飾)的搞怪動作和彼得(孔慶輝飾)的驕傲模樣,從他們的臉孔製造出來的各類型chok樣,不禁令人發笑。老管家(沈榮根飾)的自言自語,賣藝人諾芙娜講話的九唔搭八,霍多夫(黃子鍵飾)的經常跌倒,還有皮希克和諾芙娜在舞會中的語言調侃和追逐等等,都為全劇製造了不少歡樂,卻又帶出另一番省思。未看劇本先看話劇,本以為這一大堆的現代對白,是導演為配合觀眾口味而添加的東西。再仔細閱讀契訶夫的劇本後,才驚覺一百多年前的劇作家,所寫的對白在今天是如此貼近,令人警醒。如諾芙娜說:「我係邊個,我唔知,我無護照,唔知自己幾多歲?……點解我要生存,我真係唔知……生命已經消逝,我覺得好似未曾生活過。」又如霍多夫講的:「我睇好多書,但唔知方向!」還有彼得高論:「知識份子什麼都唔識,只會講國家大事。」細讀演員的每句對白,足以為生活在這個地球村、同城化時代的我們,重新檢視自己生命的軌跡和生活態度。當然導演也加入了一些澳門話題,如彼得講到「我們的圖書館、托兒所,係邊到?現實有的是爛泥、庸俗和落後……還是少說話。」的確,澳門人的慣性態度是少說話!還有對於澳門的劇場文化,導演在舖排老管家出場時,刻意提及觀眾遲到的問題。菲爾斯出場時,站在大門前,看着手上的腕錶,喟嘆地說:「點解總係咁遲?」……剛巧帶位員領着幾位遲到的觀眾入場,正要坐下……老管家續說:「依家呢個時代,唔知點解,總係遲到(停頓)……準時出發,就唔會遲到。」引發連場笑聲。這和九月份上演的《喝采》,飾演Leslie的黃嘉威,正在台上進行演唱會時,剛巧帶位員領着幾位觀眾步入劇場就坐,黃嘉威即時在台上大聲叫嚷:「究竟你哋識唔識得尊重表演藝術?」立即引來哄堂掌聲。兩者表達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不同者,前者似是導演在劇本內預先安排的台詞,後者卻是因應劇場情況,借舞台環境,對不守時入場的觀眾宣洩不滿。事實上,澳門有些觀眾總是愛遲到、在場內響動手機、大聲打呵欠等等,對表演者來說都是一種極不禮貌和不尊重的舉措。表演者在舞台上的適當發聲,就是要觀眾明白,進入劇場,首要條件就是懂得尊重。
■ 櫻桃園 vs 澳門
《櫻桃園》是講述舊俄時代急劇巨變,社會階層產生逆轉,奴隸主沒落,中產階級抬頭,全劇探索的重點是地主對莊園的去留,決定「賣與不賣」。澳門文化中心的宣傳單張以「時代巨變迫在眉睫,改變,是終結還是開始?」這和澳門正處面臨的重大變遷,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刻意義。
劇中欠債纍纍的地主柳芙和加耶夫兩兄妹,對櫻桃園懷着昔日的眷戀;小女兒妮雅在彼得的薰陶下,樂觀面對櫻桃園的變遷;商人羅帕辛認為是千載難逢的賺錢時機,實踐興建夏日別墅的黃金夢。告別櫻桃園,舊地主柳芙和加耶夫是多麼難捨難離,而新生代妮雅和彼得卻興奮地叫嚷著:「舊生活永別,新生活萬歲。」在時代的巨輪下,澳門和生活在這個小城的人們,摸石過河,沿路探索,尋找新方向。《櫻桃園》一劇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建設新城,是否一定要摧毀舊有的一切?創造新思維,是否一定要摒除舊觀念?不斷的破壞,不停地建設,是否就能走上時代的尖端?如同舞台上不停急促走動的腳步聲,砍樹的錚錚聲,是悅耳抑或令人煩擾?導演陳曙曦在《天邊外》場刊曾說過:「作為藝術工作者應尋找藝術的堅持與獲取觀眾接受的平衡點,太孤芳自賞不行,太庸俗也不行。得到觀眾支持之餘,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須知道文學作品在歷史的洪流中歷久不衰,是因為它具有穿梭時代的神奇解碼力量,讓不同年代的人觀看,都能對當代思潮有所啓廸,重新檢視生活。至於演繹手法,可以根據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作出不同的調度,只要不失原著精髓,迎合觀眾口味之餘,同時讓觀眾思考作品帶給我們的一些想法、一些觀念。陳氏在《櫻桃園》找到了他的平衡點,「澳門」找到了嗎?
2010年11月24日星期三
遠在天邊外的《櫻桃園》
羽白
作為在契訶夫誕生一百五十周年之際排演, 向這位一代文豪致敬的話劇《櫻桃園》, 天邊外(澳門)劇場的誠意絕對無庸置疑, 門票銷售反應也很熱烈, 原定在文化中心小劇院演出兩場, 開售三個星期後便已售出九成, 加演一場, 這在澳門戲劇界來說, 並不是常有的事。
《櫻桃園》寫成於一九○三年, 也就是契訶夫病逝之前一年, 身為醫生的他, 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 遂傾注所有心力, 寫好這部「絕筆之作」, 它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認為是契訶夫最好的劇本。一九○三年的俄國, 與二○一○年的港澳, 時空的距離畢竟太大了, 作為澳門一個如此年輕的劇團, 面對這樣一部名著, 也許真的並不容易掌握消化, 無論在場刊文字以至演員唸白, 觀眾的預期都似乎失落了。在兩個半小時裡, 觀眾能看到的, 就只是演員名單上的那一批人, 背著劇中角色的名字, 按照劇本設定讀著對白, 做著動作; 有些環節, 觀眾甚至必須反過來靠著對原著故事的認識, 方能解讀演員的表現。
《櫻桃園》的故事背景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當時俄國社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農奴獲得解放, 而一直以寄生蟲的姿態靠著剝削農奴存活的地主貴族階級, 卻無法適應時代變化, 他們缺乏謀生技能, 又揮霍無度, 坐食山空, 最後被逐離原來的生存空間。這樣一個表面意境蒼涼的故事, 作者將之定性為喜劇, 這個「喜」, 單張上的理解是詮釋風格。其實, 作為翻身農奴後代的契訶夫, 可以想見, 他本人對於這種時代的變化發展, 即櫻桃園易手, 新興資產階級取代地主貴族階級, 是抱有樂觀和歡迎態度的, 也有可能這才是劇本的喜之所在。劇作的神髓, 並不在於單張所指的「如何在滾滾時代巨輪之下,保住自己的『櫻桃園』?」
如同契訶夫其他劇作一樣, 《櫻》劇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 沒有強烈的戲劇張力, 僅是擷取當時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橫切面, 在如水一般的平淡中映照這一時代的壯闊波瀾。而演出第一晚所見, 大多數演員的演繹, 確也是如白開水一般的平淡。翻閱場刊, 可以看到演員大都算得上比較資深, 受過正規演藝訓練, 擁有豐富演出經驗, 也曾獲過獎項, 但除了沈榮根、高國基和譚淑霞幾位外, 其餘較為「年輕」的演員, 似乎都不怎麼進入狀態。飾演女主角柳芙的盧惠儀, 一九八二年已加入曉角劇社, 算起來已經二十八個年頭, 角色本來極為豐滿, 整個戲中有深深淺淺不少的情感變化層次, 可她就是無法走得進去, 當她得知收購櫻桃園的就是羅伯辛時, 那幾下號哭, 徒具其「聲」; 最後一幕, 一家人收拾行李準備搬走, 原應對舊居無限依戀的柳芙, 幾句對白僅是匆匆隨口吐出, 予觀眾「趕收工」的感覺。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羅伯辛, 無論作為角色本身, 或在劇中的象徵, 都應該是意氣風發的, 如此一個重要的角色, 也因唸白平直無味, 令整個角色無法立體起來, 加上演員本身身材較高, 從頭到尾都要低下頭來與對手溝通, 說服力更被削弱。作為年青一代代表的彼德和妮雅, 在離開舊家園時, 情不自禁地為新生活歡呼, 但由於之前缺乏細緻舖排, 觀眾難以感受到他們是如何的厭惡舊生活, 嚮往新生活, 那幾下歡呼便顯得有點突兀。唯一可以搶戲的似乎只有沈榮根飾演的管家菲爾斯, 他甫一出場便向著觀眾席大吼: 不準時出發, 當然會遲到! – 揶揄剛入場的遲到觀眾。站在主子們旁邊, 即使僅是幾句聽不清的喃喃自語, 菲爾斯也能搶去不少觀眾的注意力。
由於是翻譯劇, 對白也頗為忠於原著, 用廣東話唸起來, 特別詰屈聱牙, 加上個別演員口齒不清, 觀眾聽來, 便只有背書的感覺。另外, 有點令觀眾費解的是, 在看不出劇情有需要的情況下, 劇中角色都經常是小步甚至是大踏步地跑出跑入的, 其他肢體動作幅度也甚為誇張, 似乎和觀眾想像中的, 一百年前俄國地主貴族階層那種悠閒優雅的生活模式有點距離; 反而非常簡易的幾個社交舞舞步, 演員們跳來卻又生硬拘謹, 無甚美感。
《櫻》劇場刊上點出劇目的時代背景: 「時代巨變迫在眉睫」, 但至於探討「改變是終結還是開始」, 然後再又把這種「改變」套到澳門現狀頭上, 則難免予人陳腔濫調之感。澳門自賭權開放以來的急速變化, 多年來一直是各個場合均慣用通用的開場白, 《櫻》劇也把一百年前俄國社會發生的變化與當下的澳門扯上關係, 然而當年俄國是淘汰掉一批不事生產, 如同廢物的地主貴族, 歷史對其只有鞭撻而沒有同情; 反之在澳門這一個蕞爾小城, 在迅猛的社會發展浪潮中, 「當寧靜小城變成五光十色的繁華都市」, 缺乏競爭力的弱勢社群被一而再地壓榨, 無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生活日益困苦, 甚至連中產階層也日漸向下沉淪, 形成大前研一所說的M型社會。 雖然兩者都是無法逆轉的社會演變, 但性質與情況都不盡相同, 將之生搬硬套, 以求豐富劇目的現代氣息, 做法是否恰當, 則見仁見智了。再說處理手法, 還記得今年五月澳門藝術節的話劇《竹籔中》, 也是以古喻今, 卻是以隱喻手法, 藉劇中人之口, 道出小城滄桑變遷, 暗示今日澳門境況, 既引起觀眾聯想, 又不致破壞戲的結構。而《櫻》劇的處理是在後面加上尾巴, 菲爾斯在「叮、叮」的砍樹聲中, 悠然進入另一時空, 櫻桃園變成旅遊景點, 大量遊客隨意參觀拍照, 其間更有地產經紀忙於Call客兜攬生意, 而這一段尾巴與之前又無任何呼應, 完全是生硬嫁接, 大大破壞劇末的餘韻。
《櫻》劇尚可一讚的, 是道具和佈景設計, 還有開場時悠揚動聽的配樂。開場前大堂放置了一個櫻桃園的模型, 開場後搬至舞台後方, 綠樹籠葱之中, 一幢白色巨宅, 很能挑起觀眾的想像, 悠然神往; 舞台上方隨意披掛的白色布塊, 加上後方射來的昏黃燈光, 在在隱諭著櫻桃園(地主階層)的衰敗破落, 惟舞台中央那扇拱門略為狹小, 缺乏大宅氣派, 無法與之產生強烈比對。
總的來說, 天邊外(澳門)劇場這次排演《櫻桃園》, 不能否定是付出了巨大的誠意和努力的, 至於是什麼因素令致預期與實際出現落差, 就留待認真檢討了。
作為在契訶夫誕生一百五十周年之際排演, 向這位一代文豪致敬的話劇《櫻桃園》, 天邊外(澳門)劇場的誠意絕對無庸置疑, 門票銷售反應也很熱烈, 原定在文化中心小劇院演出兩場, 開售三個星期後便已售出九成, 加演一場, 這在澳門戲劇界來說, 並不是常有的事。
《櫻桃園》寫成於一九○三年, 也就是契訶夫病逝之前一年, 身為醫生的他, 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 遂傾注所有心力, 寫好這部「絕筆之作」, 它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認為是契訶夫最好的劇本。一九○三年的俄國, 與二○一○年的港澳, 時空的距離畢竟太大了, 作為澳門一個如此年輕的劇團, 面對這樣一部名著, 也許真的並不容易掌握消化, 無論在場刊文字以至演員唸白, 觀眾的預期都似乎失落了。在兩個半小時裡, 觀眾能看到的, 就只是演員名單上的那一批人, 背著劇中角色的名字, 按照劇本設定讀著對白, 做著動作; 有些環節, 觀眾甚至必須反過來靠著對原著故事的認識, 方能解讀演員的表現。
《櫻桃園》的故事背景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當時俄國社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農奴獲得解放, 而一直以寄生蟲的姿態靠著剝削農奴存活的地主貴族階級, 卻無法適應時代變化, 他們缺乏謀生技能, 又揮霍無度, 坐食山空, 最後被逐離原來的生存空間。這樣一個表面意境蒼涼的故事, 作者將之定性為喜劇, 這個「喜」, 單張上的理解是詮釋風格。其實, 作為翻身農奴後代的契訶夫, 可以想見, 他本人對於這種時代的變化發展, 即櫻桃園易手, 新興資產階級取代地主貴族階級, 是抱有樂觀和歡迎態度的, 也有可能這才是劇本的喜之所在。劇作的神髓, 並不在於單張所指的「如何在滾滾時代巨輪之下,保住自己的『櫻桃園』?」
如同契訶夫其他劇作一樣, 《櫻》劇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 沒有強烈的戲劇張力, 僅是擷取當時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橫切面, 在如水一般的平淡中映照這一時代的壯闊波瀾。而演出第一晚所見, 大多數演員的演繹, 確也是如白開水一般的平淡。翻閱場刊, 可以看到演員大都算得上比較資深, 受過正規演藝訓練, 擁有豐富演出經驗, 也曾獲過獎項, 但除了沈榮根、高國基和譚淑霞幾位外, 其餘較為「年輕」的演員, 似乎都不怎麼進入狀態。飾演女主角柳芙的盧惠儀, 一九八二年已加入曉角劇社, 算起來已經二十八個年頭, 角色本來極為豐滿, 整個戲中有深深淺淺不少的情感變化層次, 可她就是無法走得進去, 當她得知收購櫻桃園的就是羅伯辛時, 那幾下號哭, 徒具其「聲」; 最後一幕, 一家人收拾行李準備搬走, 原應對舊居無限依戀的柳芙, 幾句對白僅是匆匆隨口吐出, 予觀眾「趕收工」的感覺。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羅伯辛, 無論作為角色本身, 或在劇中的象徵, 都應該是意氣風發的, 如此一個重要的角色, 也因唸白平直無味, 令整個角色無法立體起來, 加上演員本身身材較高, 從頭到尾都要低下頭來與對手溝通, 說服力更被削弱。作為年青一代代表的彼德和妮雅, 在離開舊家園時, 情不自禁地為新生活歡呼, 但由於之前缺乏細緻舖排, 觀眾難以感受到他們是如何的厭惡舊生活, 嚮往新生活, 那幾下歡呼便顯得有點突兀。唯一可以搶戲的似乎只有沈榮根飾演的管家菲爾斯, 他甫一出場便向著觀眾席大吼: 不準時出發, 當然會遲到! – 揶揄剛入場的遲到觀眾。站在主子們旁邊, 即使僅是幾句聽不清的喃喃自語, 菲爾斯也能搶去不少觀眾的注意力。
由於是翻譯劇, 對白也頗為忠於原著, 用廣東話唸起來, 特別詰屈聱牙, 加上個別演員口齒不清, 觀眾聽來, 便只有背書的感覺。另外, 有點令觀眾費解的是, 在看不出劇情有需要的情況下, 劇中角色都經常是小步甚至是大踏步地跑出跑入的, 其他肢體動作幅度也甚為誇張, 似乎和觀眾想像中的, 一百年前俄國地主貴族階層那種悠閒優雅的生活模式有點距離; 反而非常簡易的幾個社交舞舞步, 演員們跳來卻又生硬拘謹, 無甚美感。
《櫻》劇場刊上點出劇目的時代背景: 「時代巨變迫在眉睫」, 但至於探討「改變是終結還是開始」, 然後再又把這種「改變」套到澳門現狀頭上, 則難免予人陳腔濫調之感。澳門自賭權開放以來的急速變化, 多年來一直是各個場合均慣用通用的開場白, 《櫻》劇也把一百年前俄國社會發生的變化與當下的澳門扯上關係, 然而當年俄國是淘汰掉一批不事生產, 如同廢物的地主貴族, 歷史對其只有鞭撻而沒有同情; 反之在澳門這一個蕞爾小城, 在迅猛的社會發展浪潮中, 「當寧靜小城變成五光十色的繁華都市」, 缺乏競爭力的弱勢社群被一而再地壓榨, 無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生活日益困苦, 甚至連中產階層也日漸向下沉淪, 形成大前研一所說的M型社會。 雖然兩者都是無法逆轉的社會演變, 但性質與情況都不盡相同, 將之生搬硬套, 以求豐富劇目的現代氣息, 做法是否恰當, 則見仁見智了。再說處理手法, 還記得今年五月澳門藝術節的話劇《竹籔中》, 也是以古喻今, 卻是以隱喻手法, 藉劇中人之口, 道出小城滄桑變遷, 暗示今日澳門境況, 既引起觀眾聯想, 又不致破壞戲的結構。而《櫻》劇的處理是在後面加上尾巴, 菲爾斯在「叮、叮」的砍樹聲中, 悠然進入另一時空, 櫻桃園變成旅遊景點, 大量遊客隨意參觀拍照, 其間更有地產經紀忙於Call客兜攬生意, 而這一段尾巴與之前又無任何呼應, 完全是生硬嫁接, 大大破壞劇末的餘韻。
《櫻》劇尚可一讚的, 是道具和佈景設計, 還有開場時悠揚動聽的配樂。開場前大堂放置了一個櫻桃園的模型, 開場後搬至舞台後方, 綠樹籠葱之中, 一幢白色巨宅, 很能挑起觀眾的想像, 悠然神往; 舞台上方隨意披掛的白色布塊, 加上後方射來的昏黃燈光, 在在隱諭著櫻桃園(地主階層)的衰敗破落, 惟舞台中央那扇拱門略為狹小, 缺乏大宅氣派, 無法與之產生強烈比對。
總的來說, 天邊外(澳門)劇場這次排演《櫻桃園》, 不能否定是付出了巨大的誠意和努力的, 至於是什麼因素令致預期與實際出現落差, 就留待認真檢討了。
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
走出《舞.進展》抑壓的困局
赤子
演出還未正試開始,不斷重複的電子底音令人感到煩燥。煩燥來源於枯燥泛味卻沉重的重複音效嗎?節目的尾聲,舞者連串重複的動作活力不再,舞台中間的舞者貶力着地,其餘舞者倒後迫向牆角,消沉的舞步伴隨固定機械式的節拍,在漸暗的燈光下結束。今年五月,驚聞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造成10死3傷的慘劇,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其中一個致命的原因是員工都在一個疏離、孤單的環境下,每天十多個小時都耗在伴隨壓力的重複性工作裡。
澳門文化中心於十月八日晚上演的《舞.進展》(Nowhere Fast),由澳洲北方舞團(Dancenorth)演出。作品呈現一個灰暗、沉鬱、憂黑及被扭曲的都市人內心世界。編舞者羅斯.麥科馬克(Ross Mccormack)通過六位舞者的激烈而扭曲的肢體展示及多元的臉部表情,揭示了都市人之間既表面親近,內心郤疏離的現象,在渴望親密關係的同時,郤無力改變內心隨時爆發的複雜情緒。配合底沉的電子底音、零聲的狗吠聲、蟲鳴、詠嘆調及浪漫流行音樂等聲效,拼貼出一個個撥動心弦的景象。揮之不去的內心積壓,千頭萬緒,無法釋懷。
開始
舞台是一個曲尺型的兩道牆,分別於台後及觀眾的右則。右側的牆有一扇門,以及於牆近觀眾席的上方有一監察閉路電視鏡頭;位於台後方左側有一個單腳膝蓋着地沉思的假人。在昏暗迷離的燈光影照下,一個僅穿越內褲的青年從舞台後方的牆爬進舞台中,穿上長袖恤衫及長褲後,目睹發生的一切,努力地模仿著。一名男舞者像著了魔一樣充滿力量在台上舞動,時而趴地時而猛然撞牆,身體不自控地顫動;三位舞者糾纏一起從門進入,一種無形的力量將他們綁在一起,然而他們卻不斷用手拉扯衣服,藉此表現急想逃離郤又無力自主的意向;穿著黑衣女舞者的出現,增加了戲劇性,她搖動身體,展現美態,奪得注視目光,繼而與男舞者互動,兩人展現出不尋常的關係,短暫的傾慕但更多的沖突,力量的爆發,滾地、彈跳、撞牆次數及力度遞增;好幾次男方處於被欺凌狀態,亦有舞者身體雙向緊貼,雙手卻與地面平行而沒有相擁親密的肢體語言,傳達了表面親近,內心郤有所懷疑,被積壓的情緒就只能向最親近的人發泄。矛盾的是所謂最親近的,可能只是一種形式,無法注入真實的感情。
抑壓的內在
紅色的氣球,在沉思單腳膝蓋着的假人頭部爆破,上身赤裸的舞蹈員於褲袋中取出紅色顏料,除去上衣,快速胡亂塗於整個頭部及身體,身體隨即舞動,跳躍、如掌上壓的伏地,再跳起,身體猛然撞向牆壁,紅色的顏料遍及他所到之處,包括地面及他的模仿者。紅色顏料──那爆破的情緒,留下到處可見創傷的痕跡。還有好幾幕,舞者抱頭向前彎腰,瘋狂地撥弄髮絲,努地抹去纒繞不斷,蔵於內在的積壓,可惜並沒有成功。
盼望的愛
一場男女舞者激裂的互動後,音樂一轉,一首帶七十年代浪漫調子的音樂響起,兩對男女相擁共舞,孤獨的模仿者在祈盼,一名女舞者從牆後跳進,帶半點真情假意投懷送抱,模仿者來者不拒,卻成了被欺壓的對象。那不是都市男女關係的縮影嗎?閃動的燈光及其聲音,更加強關係的不確定性。一幕幕追求愛的景象,男舞者一次次被玩弄於掌中,一個個似放欲收的舞姿,一次又一次的撞牆,一個又一個的假動作,建構出一個錯綜複雜的人關係。尤其深刻的中段一個女舞者來回於兩牆之間,不斷脫衣穿衣,臉帶誘惑的表情,她因此而獲得三位男舞者的追隨。她站在門側,閉露電視鏡頭下,響起歌劇《蝴蝶夫》主人公盼愛人回來的詠嘆調,她又頓時感到空虛,失落地坐於牆邊。即使表面上她成功地贏取一眾的心,卻無法填補空盪盪的內心。追求幸福美好的渴望,還有通過狗叫聲及夜幕中的虫鳴,表達所追求的愛,本來是一件最自然過的事,然而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牆內牆外
圍牆內外,只有一扇完整的門,舞者在不同時空出現在牆後、吊掛於牆邊、駐腳及坐於牆頂,表情各異,有帶着滿不在乎及譏諷觀看者、有雙手交叉放於空前站在牆頂審視者及有牆後窺視的機會主義者等,他們搖身一變成為無有任何責任的旁觀者。即使因撞牆受傷的,刹那間也站在牆頂居高冷眼旁觀,甚至展現世態的譏笑,即使目睹一場歷盡艱辛的搏鬥,身體被扭曲,令人無法正常呼吸的情景,仍然堅守扮演局外人的角色。還有一扇最初由舞者畫下的門,被撞破。是以一個人的身體去打破,那麼她是打開困局的犧性者嗎?可悲的是,周圍的人只當作一件在鏡頭下隨時可見的事。
結束
首度上身赤裸的模仿者,此刻已身手不凡,在努力嘗試模仿及融入周遭的人和事,目睹身邊所發生的一切,雖然受過傷,也經歷過,最後他擁有矯捷的身手,純熟的活動技巧,只可惜他也因此而失去自我。齊整的群舞首次展現,機械式的,不斷重複的舞動:身體向前手心着地,左腳右手向外伸展,轉身,再手心再着地,如事者隨節拍不斷重複。重複節奏仍然不斷,不同的是充滿澎湃力量的動力已不再,剩下重複眨力的機械動作,舞台中央剩下一個除下長褲,努力延續他的慣性,但已力不從心了;而其餘舞者也在逐漸失去動力的情況下退到牆角,迷離昏暗的燈光漸弱,漆黑佔據舞台。
《舞.進展》營造了都市病態的氛圍,爆炸性的肢體舞動,矛盾的身體語言,刻畫處於失衡狀態的都市人,負傷帶病拼搏人生,靈魂被撕裂,生存只剩下無力的軀殼。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後,引起社會廣大的回響及關注,長時間重複枯燥的工作是其中一個原因,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不信任及孤獨是導致生命盡頭的主因。往積極方向去想,也許有人因此而深刻體會到它的本質及殺傷力,從而重新探索生活的定位,領悟生命的價值。
演出還未正試開始,不斷重複的電子底音令人感到煩燥。煩燥來源於枯燥泛味卻沉重的重複音效嗎?節目的尾聲,舞者連串重複的動作活力不再,舞台中間的舞者貶力着地,其餘舞者倒後迫向牆角,消沉的舞步伴隨固定機械式的節拍,在漸暗的燈光下結束。今年五月,驚聞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造成10死3傷的慘劇,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其中一個致命的原因是員工都在一個疏離、孤單的環境下,每天十多個小時都耗在伴隨壓力的重複性工作裡。
澳門文化中心於十月八日晚上演的《舞.進展》(Nowhere Fast),由澳洲北方舞團(Dancenorth)演出。作品呈現一個灰暗、沉鬱、憂黑及被扭曲的都市人內心世界。編舞者羅斯.麥科馬克(Ross Mccormack)通過六位舞者的激烈而扭曲的肢體展示及多元的臉部表情,揭示了都市人之間既表面親近,內心郤疏離的現象,在渴望親密關係的同時,郤無力改變內心隨時爆發的複雜情緒。配合底沉的電子底音、零聲的狗吠聲、蟲鳴、詠嘆調及浪漫流行音樂等聲效,拼貼出一個個撥動心弦的景象。揮之不去的內心積壓,千頭萬緒,無法釋懷。
開始
舞台是一個曲尺型的兩道牆,分別於台後及觀眾的右則。右側的牆有一扇門,以及於牆近觀眾席的上方有一監察閉路電視鏡頭;位於台後方左側有一個單腳膝蓋着地沉思的假人。在昏暗迷離的燈光影照下,一個僅穿越內褲的青年從舞台後方的牆爬進舞台中,穿上長袖恤衫及長褲後,目睹發生的一切,努力地模仿著。一名男舞者像著了魔一樣充滿力量在台上舞動,時而趴地時而猛然撞牆,身體不自控地顫動;三位舞者糾纏一起從門進入,一種無形的力量將他們綁在一起,然而他們卻不斷用手拉扯衣服,藉此表現急想逃離郤又無力自主的意向;穿著黑衣女舞者的出現,增加了戲劇性,她搖動身體,展現美態,奪得注視目光,繼而與男舞者互動,兩人展現出不尋常的關係,短暫的傾慕但更多的沖突,力量的爆發,滾地、彈跳、撞牆次數及力度遞增;好幾次男方處於被欺凌狀態,亦有舞者身體雙向緊貼,雙手卻與地面平行而沒有相擁親密的肢體語言,傳達了表面親近,內心郤有所懷疑,被積壓的情緒就只能向最親近的人發泄。矛盾的是所謂最親近的,可能只是一種形式,無法注入真實的感情。
抑壓的內在
紅色的氣球,在沉思單腳膝蓋着的假人頭部爆破,上身赤裸的舞蹈員於褲袋中取出紅色顏料,除去上衣,快速胡亂塗於整個頭部及身體,身體隨即舞動,跳躍、如掌上壓的伏地,再跳起,身體猛然撞向牆壁,紅色的顏料遍及他所到之處,包括地面及他的模仿者。紅色顏料──那爆破的情緒,留下到處可見創傷的痕跡。還有好幾幕,舞者抱頭向前彎腰,瘋狂地撥弄髮絲,努地抹去纒繞不斷,蔵於內在的積壓,可惜並沒有成功。
盼望的愛
一場男女舞者激裂的互動後,音樂一轉,一首帶七十年代浪漫調子的音樂響起,兩對男女相擁共舞,孤獨的模仿者在祈盼,一名女舞者從牆後跳進,帶半點真情假意投懷送抱,模仿者來者不拒,卻成了被欺壓的對象。那不是都市男女關係的縮影嗎?閃動的燈光及其聲音,更加強關係的不確定性。一幕幕追求愛的景象,男舞者一次次被玩弄於掌中,一個個似放欲收的舞姿,一次又一次的撞牆,一個又一個的假動作,建構出一個錯綜複雜的人關係。尤其深刻的中段一個女舞者來回於兩牆之間,不斷脫衣穿衣,臉帶誘惑的表情,她因此而獲得三位男舞者的追隨。她站在門側,閉露電視鏡頭下,響起歌劇《蝴蝶夫》主人公盼愛人回來的詠嘆調,她又頓時感到空虛,失落地坐於牆邊。即使表面上她成功地贏取一眾的心,卻無法填補空盪盪的內心。追求幸福美好的渴望,還有通過狗叫聲及夜幕中的虫鳴,表達所追求的愛,本來是一件最自然過的事,然而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牆內牆外
圍牆內外,只有一扇完整的門,舞者在不同時空出現在牆後、吊掛於牆邊、駐腳及坐於牆頂,表情各異,有帶着滿不在乎及譏諷觀看者、有雙手交叉放於空前站在牆頂審視者及有牆後窺視的機會主義者等,他們搖身一變成為無有任何責任的旁觀者。即使因撞牆受傷的,刹那間也站在牆頂居高冷眼旁觀,甚至展現世態的譏笑,即使目睹一場歷盡艱辛的搏鬥,身體被扭曲,令人無法正常呼吸的情景,仍然堅守扮演局外人的角色。還有一扇最初由舞者畫下的門,被撞破。是以一個人的身體去打破,那麼她是打開困局的犧性者嗎?可悲的是,周圍的人只當作一件在鏡頭下隨時可見的事。
結束
首度上身赤裸的模仿者,此刻已身手不凡,在努力嘗試模仿及融入周遭的人和事,目睹身邊所發生的一切,雖然受過傷,也經歷過,最後他擁有矯捷的身手,純熟的活動技巧,只可惜他也因此而失去自我。齊整的群舞首次展現,機械式的,不斷重複的舞動:身體向前手心着地,左腳右手向外伸展,轉身,再手心再着地,如事者隨節拍不斷重複。重複節奏仍然不斷,不同的是充滿澎湃力量的動力已不再,剩下重複眨力的機械動作,舞台中央剩下一個除下長褲,努力延續他的慣性,但已力不從心了;而其餘舞者也在逐漸失去動力的情況下退到牆角,迷離昏暗的燈光漸弱,漆黑佔據舞台。
《舞.進展》營造了都市病態的氛圍,爆炸性的肢體舞動,矛盾的身體語言,刻畫處於失衡狀態的都市人,負傷帶病拼搏人生,靈魂被撕裂,生存只剩下無力的軀殼。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後,引起社會廣大的回響及關注,長時間重複枯燥的工作是其中一個原因,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不信任及孤獨是導致生命盡頭的主因。往積極方向去想,也許有人因此而深刻體會到它的本質及殺傷力,從而重新探索生活的定位,領悟生命的價值。
標籤:
《舞‧進展》演後評論
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
突破溝通的界限
壹言
文化中心在十月八日晚上上演的舞蹈劇場《舞.進展》,正值一個涼風瀟瀟、又帶點微雨的深秋晚上,似預示著作品會是苦澀的。在精湛舞技的表演背後,帶來是沉重的心情,編舞者似乎要通過舞蹈去告訴各位人與人之間不善溝通的苦況,以及尋求突破的設想。
主題氣氛鮮明
場景是一個剛剛夜幕降臨的街角一隅,剛亮起的昏黃街燈映照著灰暗的牆壁、顯得格外冷漠。在蟲嗚、犬吠的背景音樂下更見淒冷寂寥。
舞者共有六位,三男、三女及一個瑟縮一角、身穿黑衣的人形導具。舞蹈員的衣服不是黑、白、就是灰色。無論演員的身體動作演繹怎樣出色,但六人身陷的地方卻預示一種難以逃破的困境,那個老早高掛在牆上的監視器,男舞者Thomas一出場就在牆上及地上塗上的界線,規限著、監視著每一個人,觀眾亦為他們身陷囹圄而不悅。但正好有這個悶剎、深沉的氣氛、場境,為後來的突破而帶來強烈對比。
舞蹈表現出枷鎖與束縛
舞蹈表演力量中帶著束縛,每一個蹦跳、跨越、旋轉、奔跑,舞者都用盡身體每一塊肌肉的力量去演繹,本應是一種渾身是勁,大快人心的事情,當以為能對抗著環境、把內心的壓抑得以解脫的時候,但無形的壓力又似籠罩著表演者,向外奔跑時郤似被強大的吸引力吸回牆角,向外伸展或旋出去時,又被克制著,活動範圍不但没有擴展、甚至收窄,結果不只是原地踏步,更是萎於一隅,那種無形的枷鎖、孤獨及無奈的感覺營造得很濃烈,表現出人與人之間溝通不良的無奈及無助感,又或者是溝通不對所產生的內心矛盾感。之後強力的拍打牆壁、地面,揭斯底里的尖叫,失常的自殺、自殘動作,失控的全身抽搐,兩個男舞者如困獸鬥的肉搏舞技,把每一個片斷的表演推向高潮,營造強列的壓迫感及緊張的氣氛,這一切已經是失常的行為表現,似告訴大家,當人再進一步身陷一個無法溝通的絕境,只會換來一個思角失調的人格、遠離於常人當中。
主角結局同樣悲情嗎?
在各個片斷表演中,較有連續性、故事性的情節應該是落在舞者D’arcy身上,由旁觀、學習、模仿、接觸、到最後”融入”人群當中,就如小孩子成長的故事。主角一出場時只穿上雪白的內衣,加上亮麗的肌膚,在灰暗的場景對比下,仿如閃爍的晚星,照亮著在座每一位的心靈,好像在告訴大家,我們有著同樣純潔的心靈來到這世上,和主角一樣,觀察著、學習著,但我們的成長,與人共事、溝通都是既定的,墨守成規,主角停止探索,趕緊穿上灰黑衣裳、想盡快融入黑衣人群的一刻,已預示著主角的命運會是那種隨波逐流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無法溝通到最後會是無濟於事嗎?我相信編舞者並不認同這一點,在表演的最後一幕群舞,舞蹈員本來表現是愉快的、自由的,但就當快要涉足到開場前已規劃的界限時,又除除地把舞動範圍收窄,似是不敢越雷池半步,更加畏縮漸逃,正好表達出人際間不敢進一步的坦誠深交,內心的錯綜複雜把自我束縛著,使人與人之間生活在隔閡中,活在不能被別人諒解或接受的苦況中,這是編舞者由始至終在多個片斷表演中不斷重覆的觀點﹔當大家以為在一眾舞者縮到暗里的角落、想逃避而結束時,突然逃出一位勇者,力圖衝破、抵抗著內心的壓抑,牽扯衣裳、力求擺脫,從他的表現看來,要突破自我並不好受,就在掙扎著的一瞬間,準備落幕的時候,有否察覺到,身陷人群當中的主角,亦正在抵抗著、探頭朝著勇者的方向,編舞者似在隱喻主角命運的前景,在告訴觀眾主角有未完的可能性,同時,亦告訴各位,我們亦可以嘗試充當勇者,尋求突破的空間。
文化中心在十月八日晚上上演的舞蹈劇場《舞.進展》,正值一個涼風瀟瀟、又帶點微雨的深秋晚上,似預示著作品會是苦澀的。在精湛舞技的表演背後,帶來是沉重的心情,編舞者似乎要通過舞蹈去告訴各位人與人之間不善溝通的苦況,以及尋求突破的設想。
主題氣氛鮮明
場景是一個剛剛夜幕降臨的街角一隅,剛亮起的昏黃街燈映照著灰暗的牆壁、顯得格外冷漠。在蟲嗚、犬吠的背景音樂下更見淒冷寂寥。
舞者共有六位,三男、三女及一個瑟縮一角、身穿黑衣的人形導具。舞蹈員的衣服不是黑、白、就是灰色。無論演員的身體動作演繹怎樣出色,但六人身陷的地方卻預示一種難以逃破的困境,那個老早高掛在牆上的監視器,男舞者Thomas一出場就在牆上及地上塗上的界線,規限著、監視著每一個人,觀眾亦為他們身陷囹圄而不悅。但正好有這個悶剎、深沉的氣氛、場境,為後來的突破而帶來強烈對比。
舞蹈表現出枷鎖與束縛
舞蹈表演力量中帶著束縛,每一個蹦跳、跨越、旋轉、奔跑,舞者都用盡身體每一塊肌肉的力量去演繹,本應是一種渾身是勁,大快人心的事情,當以為能對抗著環境、把內心的壓抑得以解脫的時候,但無形的壓力又似籠罩著表演者,向外奔跑時郤似被強大的吸引力吸回牆角,向外伸展或旋出去時,又被克制著,活動範圍不但没有擴展、甚至收窄,結果不只是原地踏步,更是萎於一隅,那種無形的枷鎖、孤獨及無奈的感覺營造得很濃烈,表現出人與人之間溝通不良的無奈及無助感,又或者是溝通不對所產生的內心矛盾感。之後強力的拍打牆壁、地面,揭斯底里的尖叫,失常的自殺、自殘動作,失控的全身抽搐,兩個男舞者如困獸鬥的肉搏舞技,把每一個片斷的表演推向高潮,營造強列的壓迫感及緊張的氣氛,這一切已經是失常的行為表現,似告訴大家,當人再進一步身陷一個無法溝通的絕境,只會換來一個思角失調的人格、遠離於常人當中。
主角結局同樣悲情嗎?
在各個片斷表演中,較有連續性、故事性的情節應該是落在舞者D’arcy身上,由旁觀、學習、模仿、接觸、到最後”融入”人群當中,就如小孩子成長的故事。主角一出場時只穿上雪白的內衣,加上亮麗的肌膚,在灰暗的場景對比下,仿如閃爍的晚星,照亮著在座每一位的心靈,好像在告訴大家,我們有著同樣純潔的心靈來到這世上,和主角一樣,觀察著、學習著,但我們的成長,與人共事、溝通都是既定的,墨守成規,主角停止探索,趕緊穿上灰黑衣裳、想盡快融入黑衣人群的一刻,已預示著主角的命運會是那種隨波逐流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無法溝通到最後會是無濟於事嗎?我相信編舞者並不認同這一點,在表演的最後一幕群舞,舞蹈員本來表現是愉快的、自由的,但就當快要涉足到開場前已規劃的界限時,又除除地把舞動範圍收窄,似是不敢越雷池半步,更加畏縮漸逃,正好表達出人際間不敢進一步的坦誠深交,內心的錯綜複雜把自我束縛著,使人與人之間生活在隔閡中,活在不能被別人諒解或接受的苦況中,這是編舞者由始至終在多個片斷表演中不斷重覆的觀點﹔當大家以為在一眾舞者縮到暗里的角落、想逃避而結束時,突然逃出一位勇者,力圖衝破、抵抗著內心的壓抑,牽扯衣裳、力求擺脫,從他的表現看來,要突破自我並不好受,就在掙扎著的一瞬間,準備落幕的時候,有否察覺到,身陷人群當中的主角,亦正在抵抗著、探頭朝著勇者的方向,編舞者似在隱喻主角命運的前景,在告訴觀眾主角有未完的可能性,同時,亦告訴各位,我們亦可以嘗試充當勇者,尋求突破的空間。
標籤:
《舞‧進展》演後評論
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
舞‧人性
謙人
如曾經看過美國攝影家庫得森(Gregory Crewdson)的系列作品《迷離境界》(Twilight Zone),想必令人有點心寒,除了相片的色調昏暗、詭異及帶一點神秘外、相片中呈現的矛盾盡見人性的陰暗面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雖然在澳門暫時未有機會看到這位大師的作品展示,但通過欣賞澳洲北方舞團的《舞 ‧ 進展》,亦能以一個動態的畫面感受到這位大師的一些理念;羅斯‧麥科馬克(Ross Mccormack為此舞劇的創作者,其中一個主要創作意念就是參考庫得森對孤獨城市的想法,對澳門觀眾而言是一種新的體驗,有人表示看過此舞劇心情很沉重、也有人不認同舞作中的消極意識、要以積極的人生作回應等,但無論如何這舞劇對一些人而言有很大的反思。
在前往欣賞這舞劇前,曾想過有多少澳門的觀眾被宣傳品中咆哮的舞者及莫明其妙的標題(《舞‧進展》)所吸引前來呢?答案並不明顯,但可以肯定是那天在部份學校的安排下來了一大批學生,而坐在筆者後邊一行的學生們,除不斷竊竊私語外,相信亦沒有了解此舞劇的背景,在整個演出中不斷聽到她們對演出的嘩然,也有觀眾看罷此舞劇提問演出者到底演出想表達什麼,明顯這群觀眾沒有什麼準備,如能夠在演出前稍為留意報張的介紹、或校方多給予一點提示,甚至主辦單位安排演前導賞,《舞‧進展》所帶給澳門觀眾的影響絕對不止如此!
此舞劇的噱頭,明顯是以動作的雷霆萬鈞、舞者極度誇張的肢體語言、身體在短時間爆發的力量為主,而演出中名副其實地為觀眾帶來極震撼的體驗,一個簡單的場景,幾道牆、街燈、閉路電視構成了一種孤單的疏離感,甚具象徵性意義,在場刊中闡述了舞劇的編舞理念;「旨在表現都市人受擠迫卻孤獨的城市生活衝擊時的情緒及行為表現,舞者以六名年輕人同困於一房間內為場景,各人雖面對面,彼此卻感覺疏遠,或塗鴉、或咆哮、或撞擊身體、或脫衣掙扎,每個角色的肢體動作是壓力情緒達至極端化的體現,它們引發着令人難以置信的爆發力,能量推至高峰後瞬間釋放。」街燈是城市的特徵、一道道的牆是石屎森林不可缺的基本元素,也是城市人在稠密的居住及工作環境中暗暗地建立起來的產物,那管是無形還是有形,而閉路電視代表著受到監管、亦代表一種當權者對下屬的侵犯,加上燈光的顏色、時而光暗的巧妙轉換及配合,還有連續不斷的低音、重複的音樂,狗聲、蛙聲等聲效的配搭令這齡舞劇成功地呈現出上述的畫面。
在開始演出前,沒有多少人留意到已有其中一位角色在場內準備,「它」是此劇的第七位角色Wilson,全場僅做了一個動作就是「爆頭」,看似微不足道的動作卻使觀眾印象深刻,筆者在開場前十分鐘已進場並留意著他,是工作人員嗎?是真人嗎?原來只是劇中的一個道具,但卻帶給觀眾不少提醒。而當舞劇正要開始時,一位看似工作人員的人漫不經心地把一些油塗在一個面具上,又令筆者充滿疑問,直至正式演出才知道他是其中一名舞者Thomas,他是首先在舞台上創作的人,亦為我們帶來震撼,他利用塗上藍油的面具(面具中帶有油掃),運用身體仿如蛇一般的動作在牆上及地上游走,其後又用粉筆在牆身畫上一連串的圖像,為舞台帶來第二次的創作;接下來的Darcy亦是形象鮮明的角色,最明顯是他不斷模仿其他的舞者的動作或舞蹈,像告訴我們人生要不斷被社會化(Socialization),要學習一種被社會認同的生活、工作模式,就如初踏進社會工作的人要適應公司的企業文化、不能以個人的想法行事,又例如華人社會中如講太多的說話是不允許、亦不鼓勵表達太多個人的想法等,這些社會規範(social norm)令社會上每一個人均被一種社會認可的標準同化,而弱化了個人的特質,Darcy的角色可算是社會上的一種典型角色。
而另一位長髮男舞者Luke亦似乎是舞劇中的主角,整個演出也見他的身影,時而抱著不同的舞者扭作一團、時而個人在舞台上打轉,又模仿武術家表演套路,這是劇中甚為囑目的角色,長髮、滿身肌肉、充滿激情的舞步吸引著觀眾的目光,而至於另外三位女舞者,印象最深刻是她們經常弄作一團、玩弄頭髮、取笑男舞者等,在華人社會頭髮代表煩惱,在古代的西方而言是誘惑異性,因此現時仍有些國家不允許婦女的頭髮在公眾展示,故此筆者想這是舞者想表達的一種解放,也可理解為頭髮比喻人生中不同的苦惱,有人甚至刻意令身體受傷來發洩其內心的掙扎及不安。
此舞劇令筆者甚為欣賞的是其形式自由、沒有芭蕾舞的規範,同時能將身體發揮得淋漓盡致,演出過程亦一不斷感受到體能和肢體極限,將身體的潛能及人體的爆發力一併在短短的六十分鐘爆發出來,如果將舞者放在一個沒有演出標語或預設場地的前置下,或許觀眾會把他們當成是精神病患者,這可能亦是對社會的諷刺,城市人因為工作壓力而更容易出現一些精神病徵狀,且沒有合理的方式去疏導這等情緒,唯有把情感藏於內心,白間正常工作,晚上做回原始的自己﹝即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提及的本我(id)﹞,而透過舞者各自對身體的了解,將力量一瞬間的收,一瞬間的釋放,一方面身體極度舒張,一方面又極度收起,那種收放自如令在場觀眾歎為觀止,這相信只有受過嚴謹的專業訓練才能獲得的效果,也讓觀眾體驗到人類身體的極限,而舞者體能的表現、在舞上的飛躍、擺動及旋轉的動作,在觀眾看來有一定的危險性,很多動作更是二人或是多人的配合,這等動作看似毫無規律,但實在又像久經訓練,黙契十足,每個動作總讓觀眾驚心動魄,而不斷把身體撞向牆的動作又成了此舞劇的經典,最令人難忘絕對是那道牆被一位舞者撞倒了,想想這道牆曾被多位舞者在上面游走,但一下子就下塌,是代表我們城市人內心的脆弱、還是代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薄弱呢?而舞者在演出中亦經常把鞋脫掉,甚至拿著鞋演出,這除了是現代舞的特點外,又是否隱喻鞋代表一種社會的束縛呢?
還有一幕令人印象難忘,就是女舞者Nicola不斷重覆做著同一動作多次,脫衣-擺pose-穿回衣服,這動作一直重覆在做,最後引起三位男舞者的注意而不斷模仿甚至與她比拼,這是有趣的畫面,也是此劇少數能聽到笑聲的一段,但表達的又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人要不斷表現自己才會受到注意,甚至要非常刻意重覆做這些動作才能達到目的。
整個舞劇演出完畢,腦海出現一些負面的畫面,Thomas塗上紅色顏料做出多個槍斃、砍頭等自殺等動作、每個人生存在社會都被社會孤立、人生是沒有未來,即使其中一幕是突然播出情歌,六位舞者變成三對情人,但其中看到有人不甘心或因環境需要才走在一起,儘管未能完全明白劇中所有的內容,加上演出亦未有強烈的故事性,但令人不得不想人生就是如此嗎?現代人的內心世界全是這樣醜陋嗎?筆者相信此劇要表達的是一種現實,但這世上豈只有這種悲觀的心態嗎?可能只是劇情需要而將這些畫面擴大而已。筆者認為這是一齣發人心省的作品,特別基於筆者的工作關係,常處理及面對很多負面的情緒及事件,相當認同劇中所表達的內容,而不少人亦慣常收起內心的掙扎、矛盾及不安,而此劇恰如其分地呈現出來,如果你是一個悲觀的人看這舞劇,你會發覺人生就是在這灰暗的渡過,如果你是一個樂觀的人,就該問問自己怎樣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甚至感染身邊的人去令這世界加一點色彩;《舞‧進展》的英名nowhere fast意譯是沒有什麼進展,是很有意思的諺語,但如不努力做多點事情,的確不會可能有什麼進展,只要多點努力,相信可以舞出人生、唱出人生、活出人生甚至玩出人生,那我們為何不去學習做一個樂觀的人呢!
如曾經看過美國攝影家庫得森(Gregory Crewdson)的系列作品《迷離境界》(Twilight Zone),想必令人有點心寒,除了相片的色調昏暗、詭異及帶一點神秘外、相片中呈現的矛盾盡見人性的陰暗面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雖然在澳門暫時未有機會看到這位大師的作品展示,但通過欣賞澳洲北方舞團的《舞 ‧ 進展》,亦能以一個動態的畫面感受到這位大師的一些理念;羅斯‧麥科馬克(Ross Mccormack為此舞劇的創作者,其中一個主要創作意念就是參考庫得森對孤獨城市的想法,對澳門觀眾而言是一種新的體驗,有人表示看過此舞劇心情很沉重、也有人不認同舞作中的消極意識、要以積極的人生作回應等,但無論如何這舞劇對一些人而言有很大的反思。
在前往欣賞這舞劇前,曾想過有多少澳門的觀眾被宣傳品中咆哮的舞者及莫明其妙的標題(《舞‧進展》)所吸引前來呢?答案並不明顯,但可以肯定是那天在部份學校的安排下來了一大批學生,而坐在筆者後邊一行的學生們,除不斷竊竊私語外,相信亦沒有了解此舞劇的背景,在整個演出中不斷聽到她們對演出的嘩然,也有觀眾看罷此舞劇提問演出者到底演出想表達什麼,明顯這群觀眾沒有什麼準備,如能夠在演出前稍為留意報張的介紹、或校方多給予一點提示,甚至主辦單位安排演前導賞,《舞‧進展》所帶給澳門觀眾的影響絕對不止如此!
此舞劇的噱頭,明顯是以動作的雷霆萬鈞、舞者極度誇張的肢體語言、身體在短時間爆發的力量為主,而演出中名副其實地為觀眾帶來極震撼的體驗,一個簡單的場景,幾道牆、街燈、閉路電視構成了一種孤單的疏離感,甚具象徵性意義,在場刊中闡述了舞劇的編舞理念;「旨在表現都市人受擠迫卻孤獨的城市生活衝擊時的情緒及行為表現,舞者以六名年輕人同困於一房間內為場景,各人雖面對面,彼此卻感覺疏遠,或塗鴉、或咆哮、或撞擊身體、或脫衣掙扎,每個角色的肢體動作是壓力情緒達至極端化的體現,它們引發着令人難以置信的爆發力,能量推至高峰後瞬間釋放。」街燈是城市的特徵、一道道的牆是石屎森林不可缺的基本元素,也是城市人在稠密的居住及工作環境中暗暗地建立起來的產物,那管是無形還是有形,而閉路電視代表著受到監管、亦代表一種當權者對下屬的侵犯,加上燈光的顏色、時而光暗的巧妙轉換及配合,還有連續不斷的低音、重複的音樂,狗聲、蛙聲等聲效的配搭令這齡舞劇成功地呈現出上述的畫面。
在開始演出前,沒有多少人留意到已有其中一位角色在場內準備,「它」是此劇的第七位角色Wilson,全場僅做了一個動作就是「爆頭」,看似微不足道的動作卻使觀眾印象深刻,筆者在開場前十分鐘已進場並留意著他,是工作人員嗎?是真人嗎?原來只是劇中的一個道具,但卻帶給觀眾不少提醒。而當舞劇正要開始時,一位看似工作人員的人漫不經心地把一些油塗在一個面具上,又令筆者充滿疑問,直至正式演出才知道他是其中一名舞者Thomas,他是首先在舞台上創作的人,亦為我們帶來震撼,他利用塗上藍油的面具(面具中帶有油掃),運用身體仿如蛇一般的動作在牆上及地上游走,其後又用粉筆在牆身畫上一連串的圖像,為舞台帶來第二次的創作;接下來的Darcy亦是形象鮮明的角色,最明顯是他不斷模仿其他的舞者的動作或舞蹈,像告訴我們人生要不斷被社會化(Socialization),要學習一種被社會認同的生活、工作模式,就如初踏進社會工作的人要適應公司的企業文化、不能以個人的想法行事,又例如華人社會中如講太多的說話是不允許、亦不鼓勵表達太多個人的想法等,這些社會規範(social norm)令社會上每一個人均被一種社會認可的標準同化,而弱化了個人的特質,Darcy的角色可算是社會上的一種典型角色。
而另一位長髮男舞者Luke亦似乎是舞劇中的主角,整個演出也見他的身影,時而抱著不同的舞者扭作一團、時而個人在舞台上打轉,又模仿武術家表演套路,這是劇中甚為囑目的角色,長髮、滿身肌肉、充滿激情的舞步吸引著觀眾的目光,而至於另外三位女舞者,印象最深刻是她們經常弄作一團、玩弄頭髮、取笑男舞者等,在華人社會頭髮代表煩惱,在古代的西方而言是誘惑異性,因此現時仍有些國家不允許婦女的頭髮在公眾展示,故此筆者想這是舞者想表達的一種解放,也可理解為頭髮比喻人生中不同的苦惱,有人甚至刻意令身體受傷來發洩其內心的掙扎及不安。
此舞劇令筆者甚為欣賞的是其形式自由、沒有芭蕾舞的規範,同時能將身體發揮得淋漓盡致,演出過程亦一不斷感受到體能和肢體極限,將身體的潛能及人體的爆發力一併在短短的六十分鐘爆發出來,如果將舞者放在一個沒有演出標語或預設場地的前置下,或許觀眾會把他們當成是精神病患者,這可能亦是對社會的諷刺,城市人因為工作壓力而更容易出現一些精神病徵狀,且沒有合理的方式去疏導這等情緒,唯有把情感藏於內心,白間正常工作,晚上做回原始的自己﹝即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提及的本我(id)﹞,而透過舞者各自對身體的了解,將力量一瞬間的收,一瞬間的釋放,一方面身體極度舒張,一方面又極度收起,那種收放自如令在場觀眾歎為觀止,這相信只有受過嚴謹的專業訓練才能獲得的效果,也讓觀眾體驗到人類身體的極限,而舞者體能的表現、在舞上的飛躍、擺動及旋轉的動作,在觀眾看來有一定的危險性,很多動作更是二人或是多人的配合,這等動作看似毫無規律,但實在又像久經訓練,黙契十足,每個動作總讓觀眾驚心動魄,而不斷把身體撞向牆的動作又成了此舞劇的經典,最令人難忘絕對是那道牆被一位舞者撞倒了,想想這道牆曾被多位舞者在上面游走,但一下子就下塌,是代表我們城市人內心的脆弱、還是代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薄弱呢?而舞者在演出中亦經常把鞋脫掉,甚至拿著鞋演出,這除了是現代舞的特點外,又是否隱喻鞋代表一種社會的束縛呢?
還有一幕令人印象難忘,就是女舞者Nicola不斷重覆做著同一動作多次,脫衣-擺pose-穿回衣服,這動作一直重覆在做,最後引起三位男舞者的注意而不斷模仿甚至與她比拼,這是有趣的畫面,也是此劇少數能聽到笑聲的一段,但表達的又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人要不斷表現自己才會受到注意,甚至要非常刻意重覆做這些動作才能達到目的。
整個舞劇演出完畢,腦海出現一些負面的畫面,Thomas塗上紅色顏料做出多個槍斃、砍頭等自殺等動作、每個人生存在社會都被社會孤立、人生是沒有未來,即使其中一幕是突然播出情歌,六位舞者變成三對情人,但其中看到有人不甘心或因環境需要才走在一起,儘管未能完全明白劇中所有的內容,加上演出亦未有強烈的故事性,但令人不得不想人生就是如此嗎?現代人的內心世界全是這樣醜陋嗎?筆者相信此劇要表達的是一種現實,但這世上豈只有這種悲觀的心態嗎?可能只是劇情需要而將這些畫面擴大而已。筆者認為這是一齣發人心省的作品,特別基於筆者的工作關係,常處理及面對很多負面的情緒及事件,相當認同劇中所表達的內容,而不少人亦慣常收起內心的掙扎、矛盾及不安,而此劇恰如其分地呈現出來,如果你是一個悲觀的人看這舞劇,你會發覺人生就是在這灰暗的渡過,如果你是一個樂觀的人,就該問問自己怎樣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甚至感染身邊的人去令這世界加一點色彩;《舞‧進展》的英名nowhere fast意譯是沒有什麼進展,是很有意思的諺語,但如不努力做多點事情,的確不會可能有什麼進展,只要多點努力,相信可以舞出人生、唱出人生、活出人生甚至玩出人生,那我們為何不去學習做一個樂觀的人呢!
標籤:
《舞‧進展》演後評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