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
暗戀廿三年
《暗戀桃花源》於一九八六年在台北首演,其後數度重演,再到香港、北京、上海等多個內地城市,被冠為「最精彩的華語劇場」,也許有人同意有人不,然而這個作品由最初的舞台劇到電影版本,由台北表演工作坊加上香港話劇團再加上中國國家話劇院,由當日的林青霞到袁泉,再到今次演出的何炅、田樂樂,甚至近乎湖南衛視式的喜鬧劇演出......顯然,廿三年來,從表現手法、語言、選角、舞台、燈光設計等各方面製作上的考量,《暗戀桃花源》已不斷推陳出新甚至因應市場的需要作了不少的調適,對於「不斷在變」的《暗戀桃花源》,也許有人喜歡有人不,但當中的調適顯然對於「締造票房不敗奇跡」起了不少作用,也讓更多地方更多觀眾,有機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咀嚼這個經得起時間歷練的劇作。
澳門的桃花源
終於來到澳門的《暗戀桃花源》,加入了路環、賭場、慶祝澳門回歸十周年等的相關對白,著意與觀眾拉近距離的意圖十分明顯,而非常貼近電視台綜藝節目式的「桃花源」版本,亦搏得不少觀眾的歡心。近乎即興式的胡鬧演繹,對於不少蹲在公仔箱裡前長大的觀眾自然並不陌生,然而一心慕兩地專業演員之名而來的劇場常客也許發現期望頗有落差,「桃花源」演員的節奏、肢體動作以及彼此之間的默契未及預期,劇中老陶、春花、袁老闆在家中鬧作一團,熱鬧有餘,節奏感卻稍嫌不足,而老陶撐船至上游,由活動式的布景配合老陶的肢體擺動,交代上游越見急流洶湧之勢,演員的動作亦欠俐落流暢,較諸年前在香港上演的「香港話劇團」版本,長期駐團演出的班底似乎在基本技巧的純熟度來說比較佔優。
相信不少重看《暗戀桃花源》的觀眾對不同版本各有喜惡,惟堅持一看再看的原因,也就在於對劇本的鍾愛,考慮到篇幅,本文也就此集中在劇本上的討論。
都是時間開的玩笑
《暗戀桃花源》的演員約十來個,演出主要集中在五位主要演員身上,卻在一個舞台多在場景,展現了超越時空的人物關係及錯綜複雜的情感;如果將演出拆為《暗戀》與《桃花源》兩部份,前者寫戰後於上海一別四十年的戀人重逢,後者說的卻是老陶發現桃花源的前因後果。兩者似是風馬牛不相及,而將眾演員的角色及情緒瞬間轉移變得合情合理有條不紊的,就是一個簡單的情節設定:場地管理員的編排失誤,兩個劇團一個地方同時綵排,每個角色跳脫的情感表達都貫穿在一條主軸中,而戲內戲外,「時間」都成了一種重要而微妙的元素,就如舞台上掛著的一個大鐘,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多年的分別讓一對青年的戀人成了各有家室的老人,老陶在桃花源短暫的快樂時光卻叫春花與袁老闆經盡了相處的磨難,只一天的時間重疊又釀成兩個團體多個角色在台上大混戰……每一種落了空的期盼都因為時間而成為放大了的悲哀,然而最折磨人的,也許是各人走在時間軌跡上不同的步調與方向。
失落的過去
1948年戰後的上海,雲之凡喜孜孜憧憬著未來的新一頁,江濱柳卻為剛成為歷史的一頁而獨自神傷,二人在生命中短短的一刻相遇相愛,共同經歷了大時代的轉變,卻各自在台灣開展了新的人生,活在同一天空下偏偏無法相遇。埋在心底多年的思念迫得卧病在床的江濱柳也顧不得妻子,面對著久別四十年的雲之凡,千言萬語掛到咀邊,還是化成了一個直接的問題:「......這些年,你想過我嗎?」雲之凡以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所作的回應─《暗戀》的「悲」,也許不在於兩人明明接近卻又無緣相見,縱或二人幾乎同期踏上台灣的土地,心路歷程卻實早已分道揚鑣,江太太說「他就是不跟我的朋友講話」.......一對分別的戀人,一個向前走,一個往後看,就為著兩個人生命中一小段時間的重疊,四十年來截然不同的生活,不一樣的人生,就此不言而喻。
理所當然的「忘不了」是江濱柳的悲,而《暗戀》導演卻為著對老上海的執著,堅持在沒有記憶的演員中間勾勒出歷史的輪廓,為一朵旁人已無法理解的「白色山茶花」而乾著急;對過去戀戀不捨的這兩個人,既與「當下」無法溝通,時間不停留,身邊的人繼續往前走,留在漸被遺忘的歷中,錐心刺骨的寂寞,也許就是更深的悲哀。
失落的將來
儘管不少人都以一悲一喜來形容《暗戀》與《桃花源》,事實上《桃花源》只「鬧」不「喜」。潦倒漁夫老陶眼見妻子春花與袁老闆暗結私情,明知二人期望葬身急流,卻依然按他們的意思往上游去打魚,意外發現《桃花源》,待得優哉悠哉的他卻還是惦記著家裡的春花,竟甘心連袁老闆也一併接受,希望與他們分享眼前仙境。
老陶的幸福,本在於「善忘」─忘記妻子的背叛,二人對自己的傷害,在沒有時間沒有歷史的桃花源,與貌似春花袁老闆的兩個人和諧共處,春花與袁老闆的生活縱已是千瘡百孔,他們卻沒有「膽量」接受老陶接近匪夷所思的善意─與世外桃源擦身而過而不自知,春花與袁老闆固然不幸,本已遺世獨立怡然自得的老陶,卻因為對春花的依戀而讓自己的愛與期盼徹底的落空,黯然悵惘,豈不也是另一種痛徹心扉的悲哀。
時間的距離
兩個人最遠的距離原來不在於地點上的差距 ─如何對待我們的歷史,我們對將來的共同期盼……在不覺間精密地改變了人生的方向,直至時間把距離越拉越遠,我們才知道大家走了那麼遠,才驚覺「都不能回去了」。江濱柳、雲之凡、老陶、春花、老導演,也許與當日的愛人、家鄉、理想早已道別,但要發現這事實,可能都得用上好些年。
素願未遂……暗戀桃花源
悲喜交錯的舞台上埋藏著一重又一重的失落,難道《暗戀桃花源》是為了讓觀眾知道「往事不堪回首」?整個演出中一直找尋「劉子驥」的女子……既不屬於《暗戀》,也不屬《桃花源》,不知何那裡來,也不知會找到什麼時間,她的出現似乎只為了「找尋」─有趣的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倒載有她的「劉子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劉子驥為了尋找桃花源而終身追尋,直至病終未有所獲,「後遂無問津者」自不難理解,然而不明來歷的女子卻沒間斷地追尋著她的「劉子驥」,至《暗戀》與《桃花源》都曲終人散,她仍固執地望著布幕上的桃花源……相信這不單是女子的偏執,也是編劇的堅持。
《暗戀桃花源》記下了一段段超越時空的尋尋覓覓,裹上了喜劇的糖衣,再架了一個虛構的舞台,換得來當下的笑聲,然而又是實實在在的不好笑……要發現這事實,可能我們都得用上好些年。
一天3-4小時~上網加薪不求人~12周免費體驗
回覆刪除有EMAIL即可免費註冊~歡迎您加入
http://joe80411.weebly.com/
打擾了~感謝您提供超人氣平台讓更多人遇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