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2日星期五

這就是張永宙

羽白

一月十九日, 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冬日奏鳴曲 – 張永宙小提琴演奏會」, 所選曲目固然都名噪一時, 然而這晚樂迷蜂擁而至, 可能大都是為了這位舉世注目天才橫溢的優秀小提琴演奏家。

英俊高佻的鋼琴家安祖‧馮‧奧縈 (Andrew von Oeyen), 伴著一身瑰麗彩藍的張永宙, 在掌聲中步出舞台,演奏會上半場安排了布拉姆斯的兩首樂曲, 第一首是他在二十歲時寫成的C小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樂章, 選自《F.A.E.奏鳴曲》, 為其中的第三樂章, 起首小提琴的三連音音形, 很有點像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那標誌性的首句, 兩位演奏家的演繹, 盡情表現了諧謔曲的特點, 兩種樂器緊密無間地彼此呼應, 如一對好友攜手歡快跳躍前行, 隨後迴旋共舞, 中段轉為悠揚抒情, 低吟淺唱, 猶如疲累後的稍稍歇息, 卻又很快地回復了開始時的激情, 三連音自始至終貫穿全曲。

第二首D小調第三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由四個樂章組成, 快板 - 柔板 - 富感情的稍急板 - 激動的急板, 此曲在布拉姆斯五十五歲, 歷盡人生悲歡離合後寫成, 一開始時旋律柔和而內斂, 飽含情感, 然後漸趨激烈, 小提琴與鋼琴你追我逐, 爭持不下, 似有難言的焦慮與不安, 演奏者顯然也完全感受著這一份不平靜, 可以看到張永宙拉奏之際, 時而低首蹙眉, 時而俯身傾前……

中場休息回來, 張永宙換上一身艷麗桃紅, 續與安祖合作奏出希奧法尼狄斯(Christopher Theofanidis, 1967)為她而寫的幻想曲, 此作品在澳門是首演, 根據資料, 作曲家寫此曲的主旋律時, 正值他的愛女降臨人世, 短短樂章, 傾注了作曲家的無限柔情, 也正如幻想曲之名, 充滿著對未來的期盼與憧憬。

A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是法國作曲家法朗克(Cesar Franck 1822-1890)的傑作, 此曲特點為採用他獨創的「聯篇曲式」, 即在不同樂章中出現近似的主題。 第一樂章中庸小快板, 奏出主題旋律,輕柔抒情, 小提琴和鋼琴如一雙戀人相互依偎, 然後, 激情漸漸顯現……第二樂章快板, 在第一樂章的主題上略為變化, 稍強, 輕快明朗, 情感的傾注淋漓盡致; 第三樂章宣叙調, 適度的中板, 優美而冷清, 碎步遊走的音符如月夜下小溪的泠泠水聲, 似要輕輕撫平上一樂章的激動, 末尾以小提琴的一聲悠長喟嘆結束; 最後是略快的小快板, 重現甜美的感覺, 有一份如釋重負的輕快。

音樂會既定曲目至此演奏完畢, 在聽眾熱烈鼓掌下出場的兩首安哥樂曲, 艾爾加的《愛的禮讚》和韋華第的《四季》, 即使不是樂迷, 都可能早已耳熟能詳, 然而張永宙仍為聽眾帶來無限驚喜。
《愛的禮讚》由衷地述說著一八八八年作曲家與未婚妻之間的深情, 後來翻看她少年時演奏同一樂曲的錄影, 早慧的她, 當年的演奏技巧已遠遠超越了她的年齡, 完美無瑕的琴音仿如天籟, 令人悠然忘卻人世間種種煩惱……而這一晚, 張永宙的演繹甜美依然, 惟比起少年時, 又似乎多了幾分深沉。接下來, 《四季》協奏曲「夏」-急板, 卻在電光火石間把聽眾從美夢中捲進另一個世界, 急速跌宕又錯落有致的旋律, 如天雷乍響, 如山洪暴發, 如浪濤滔天, 如萬馬狂奔……怎麼想像得到, 這樣一個風雲變色的夏, 就幻化自那四條琴弦, 一排琴鍵! 仿似經歷了暴風雨洗禮的聽眾稍稍回過神來時, 樂曲已然終結, 本來是安哥, 卻反倒幾乎成了整晚情感最澎湃的一刻。

第一次蒞臨濠江, 便為小城樂迷帶來對音樂認知的昇華, 這, 就是享負盛名的張永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