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吖
2010年01月15日
■ 前言
澳門文化中心歷經三年時間籌備打造──「駐場藝術創作(AIR)計劃」的項目──一個由澳門人原創的音樂劇終於誕生了,這齣本地薑作品給澳門的觀眾帶來驚喜嗎?給澳門的文化藝術帶來希望嗎?給一群想追夢的人帶來勇氣嗎?還是......
音樂劇取名為《我的非常老竇》,英文譯為 “Hi Dad…Bye…”, 是憤怒地說:「喂!老豆,收皮啦!」抑或是不捨地說:「嗨!老竇…再見…」,要怎麼詮釋,是觀眾的權利。
■ 解讀「老竇」
《我》劇講的是爸爸和子女的關係,創作團隊沒有沿用一般的起承轉合的敍事結構的音樂劇形式,卻敲定選用挑戰非線性「概念音樂劇」,以段落式分場呈現全劇概念。序幕和終幕都是採用輕鬆的百老滙式歌舞表演,令人心情歡快。序幕以群舞開場,舞罷!舞台上紙飛機四處亂飛,表演者接過飛機,穿插講一些對爸爸不滿的說話,如:「爸爸,你好煩!」;「唔好再鬧阿媽」......等等,講畢各自把飛機投向觀眾席。然後全體演員把對老竇的不滿一起用歌聲唱出來,再加插一段「古」──老竇的傳說,把全劇的焦點集中在老竇身上。子女們怎麼看老竇呢?三個坐在沙發上喪hea、夠pei和無奈ge死樣仔女,用行動來宣洩他們的不滿。
《我》劇從開始每個子女對父親的種種反感和漫罵,到結束時齊向爸爸抒發心中愛意的真摰。子女們從不理解、討厭、反叛、漠不關心、嘗試溝通、到失去時的追悔、及至自己開始身為人父的人生過程中,終於恍然大悟,渴望珍惜與親人共處的每刻時光,是《我》劇傳給觀眾的強烈訊息。導演似乎怕觀眾不太明白,在終曲前《因你是我》加入演員對爸爸的自白,對白聽來真摰感人。但每晚分別由五位表演者自白,似是公平分配,惜時間過長。演員嗚咽流淚的傷感言詞,雖成功地加強了闡述主旨,卻把觀眾的情緒突然推向下坡,接著尾聲的歌舞又把情緒推向開心高漲,一跌一起情緒激盪,是導演故意要的效果嗎?為何不選取一篇合適的自白或是刪掉這個環節,把結尾的節奏拉緊一些。又或是用對照的方法,讓表演者在拾取紙飛機後,互相穿插講一句對父親懷念、讚美的好話,與序幕的情景相和應。
全劇以紙飛機作象徵前呼後應,在《灰色記憶》的送葬場面,眾演員把紙飛機投放在象徵的棺木內,終幕的《心跳》初為人父的爸爸開心地計劃教孩子玩中國象棋和摺紙飛機,而演員在自白後亦把手上的紙飛機投向觀眾。紙飛機──象徵父親和子女間的親子關係。
十五位演員年齡由十五歲至五十歲,來自本地不同領域的成員,經過澳門文化中心安排的各種訓練,在舞台上跳、唱、做,再加入客串的鄭君熾(該劇編劇)和何永華(特邀演員),配搭和默契都十分理想。全劇歌詞單看感覺好怪,文字讀的不太暢順,在配上音樂和結合演員的精心解讀後,聽來感覺較舒服入耳,可見舞台上三者密不可分的關聯。每首歌詞反應了每個子女對爸爸的看法,全劇由六位填詞人和五位作曲者分別完成,其表達的心情及作品風格各異,從各自獨立的故事來看是沒有問題的,串連起來就有點不太暢順的感覺。
特別是第七場,講述一個生來不知爸爸是誰,渴望擁有父愛的情懷,當得知爸爸的工作場所,悉心裝扮期待相見而最終不敢相認的複雜心情。這場由慣於中性打扮、偶爾反串男孩的關若斐穿著長裙演繹,把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女孩缺乏父愛的落寞演得恰到好處,可是唱女聲的感覺並不甜美,沙啞中缺乏柔情。而導演由第六場到第七場轉入悲調,把先前的歡樂氣氛一掃而空,雖然第五場《將軍阿爸》是轉折的緩衝,仍讓觀眾感覺有點兀突。其後第八場的蔡子健扮女裝學跳芭蕾的搞笑氣氛,又把觀眾帶進歡樂之中。第九場的《門.門外》,講的是父親與子女的隔膜,高亢的歌聲與曲調和衝突立體浮現,何永華飾演的爸爸唱出《心裏密碼》,在優美的鋼琴樂韻伴奏下,襯托出被子女冷漠對待,為人父的悲嘆!一句「長高太多,有代價!」展現了現實生活中的兩代矛盾,父母都希望兒女快高長大,但子女成長後彼此出現的代溝和缺乏關懷,也是為人父母者所不願見的。
《我》劇舞蹈的編排很好,標準、動感、優美、風趣皆有。而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走位,在視覺上,立體感很強,配上恰當的服飾,表演效果不俗。演技方面各式各樣,如第三場的阿June和April兩個女孩的天真爛漫,和兩個爸爸大跳社交舞,風趣生鬼。《我唔信有DNA》的葉欣然和六位妙女郎合跳的舞步,令人想起神探俏嬌娃的造型,演繹方面亦帶點黑色幽默。《夢幻芭蕾》中的標準芭蕾和搞笑芭蕾強烈對照,充滿劇場效果。為什麼不著男裝舞衣,而刻意穿女裝呢?是故意對父母的刻板要求提出無聲抗議嗎?展示生活片段中的《長不大的老竇》和《門裡.門外》的可憐爸爸,加上打Band一幕給觀眾的現場感更是十分強烈。而在《一封給爸爸的信》中,在失去父親時追悔,曾經是「難於遵守你嘴裏的歪理和偏執偏激的設想」,卻因「你給我可景仰」,送葬一幕沈雁用葡語唱出《O Caro Parde》,配上聖詩的莊嚴樂韻,令人有一種「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感嘆!隨後各位演員曲膝側身躺在地上,如同母體內的嬰兒胚胎,啊!新生命來到了。從「死」到「生」,喻示生生不息,給人永遠的希望和快樂。而嬰兒的誕生,也讓初為人父者明白到「養兒方知父母恩」的道理,《終生伴隨》與《因你是我》同時道出了父子兩代間的真正關係,也是全劇帶給觀眾的主要訊息:珍惜身邊的人,特別是家裏至親。
故事由叫老竇收Dad,到逝者如斯的追悔懷緬,附合了英文劇名“Hi, Dad...Bye...”;而中文劇名中「非常」一詞可解讀為「異乎尋常」,那麼劇中所指的老竇,是否真的「非常」呢?從場次的順序,出現或隱藏的老竇分別有大細佬型、爆粗型、斯文型、健碩型、師奶殺手的靚仔型、沉默寡言型、幻想不真實型、標準型、嚴苛偏側型、好爸爸型......等。他們都是現實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爸爸形象,是實實在在的角色投射。但在現代的仔女心中,若父親不及嘴型,便感到十分難受,視之為異類怪客。這裏「非常」一詞,細想不該是有什麼出眾之處,只能表示子女心中對自己老竇強烈不滿的情緒。
■ 表演過後:是結束!還是開始?
故事結束後,澳門文化中心播放了三年來的準備片段、訓練花絮,讓觀眾知道一齣舞台表演背後的辛勤奮鬥。屏幕上最吸引人注意的是「比夢想更可貴的,是願意追夢的勇氣」這句話。然而站在舞台上,只有勇氣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追求專業和美的執著,更需要不斷的舞台實踐。三年磨劍,為的是成就一個本地原創音樂劇的誕生,三場表演過後,成員們會否繼續為追夢而努力裝備,抑或隨著歲月消逝而與夢想疏離,愈走愈遠......。可幸的是,從資料得知參與這個駐場計劃的學員自發組成「無名劇團」,並獲得導師謝漢文(Mohamed Drissi)義務繼續為他們授課,學習更多關於音樂劇領域的知識。劇中的老竇傳說中,竇燕山的祖父囑咐他要學好兩文三語,不就是要時刻裝備,待有用時可派上用場嗎?搞文藝活動,不是表演一場「花生騷」,需要持續不斷地悉心栽培。學員要堅持,籌辦的單位也要堅持,如此才會綻放美麗的花朵和結出堅實的果子。賭權開放後,澳門經濟在急速起飛的同時,我們的政府,是否願意為我們的精神文化給予大力支持、培養人才,發展由澳門人錘鍊出來的文化果子呢?
澳門文化中心歷經三年時間籌備打造──「駐場藝術創作(AIR)計劃」的項目──一個由澳門人原創的音樂劇終於誕生了,這齣本地薑作品給澳門的觀眾帶來驚喜嗎?給澳門的文化藝術帶來希望嗎?給一群想追夢的人帶來勇氣嗎?還是......
音樂劇取名為《我的非常老竇》,英文譯為 “Hi Dad…Bye…”, 是憤怒地說:「喂!老豆,收皮啦!」抑或是不捨地說:「嗨!老竇…再見…」,要怎麼詮釋,是觀眾的權利。
■ 解讀「老竇」
《我》劇講的是爸爸和子女的關係,創作團隊沒有沿用一般的起承轉合的敍事結構的音樂劇形式,卻敲定選用挑戰非線性「概念音樂劇」,以段落式分場呈現全劇概念。序幕和終幕都是採用輕鬆的百老滙式歌舞表演,令人心情歡快。序幕以群舞開場,舞罷!舞台上紙飛機四處亂飛,表演者接過飛機,穿插講一些對爸爸不滿的說話,如:「爸爸,你好煩!」;「唔好再鬧阿媽」......等等,講畢各自把飛機投向觀眾席。然後全體演員把對老竇的不滿一起用歌聲唱出來,再加插一段「古」──老竇的傳說,把全劇的焦點集中在老竇身上。子女們怎麼看老竇呢?三個坐在沙發上喪hea、夠pei和無奈ge死樣仔女,用行動來宣洩他們的不滿。
《我》劇從開始每個子女對父親的種種反感和漫罵,到結束時齊向爸爸抒發心中愛意的真摰。子女們從不理解、討厭、反叛、漠不關心、嘗試溝通、到失去時的追悔、及至自己開始身為人父的人生過程中,終於恍然大悟,渴望珍惜與親人共處的每刻時光,是《我》劇傳給觀眾的強烈訊息。導演似乎怕觀眾不太明白,在終曲前《因你是我》加入演員對爸爸的自白,對白聽來真摰感人。但每晚分別由五位表演者自白,似是公平分配,惜時間過長。演員嗚咽流淚的傷感言詞,雖成功地加強了闡述主旨,卻把觀眾的情緒突然推向下坡,接著尾聲的歌舞又把情緒推向開心高漲,一跌一起情緒激盪,是導演故意要的效果嗎?為何不選取一篇合適的自白或是刪掉這個環節,把結尾的節奏拉緊一些。又或是用對照的方法,讓表演者在拾取紙飛機後,互相穿插講一句對父親懷念、讚美的好話,與序幕的情景相和應。
全劇以紙飛機作象徵前呼後應,在《灰色記憶》的送葬場面,眾演員把紙飛機投放在象徵的棺木內,終幕的《心跳》初為人父的爸爸開心地計劃教孩子玩中國象棋和摺紙飛機,而演員在自白後亦把手上的紙飛機投向觀眾。紙飛機──象徵父親和子女間的親子關係。
十五位演員年齡由十五歲至五十歲,來自本地不同領域的成員,經過澳門文化中心安排的各種訓練,在舞台上跳、唱、做,再加入客串的鄭君熾(該劇編劇)和何永華(特邀演員),配搭和默契都十分理想。全劇歌詞單看感覺好怪,文字讀的不太暢順,在配上音樂和結合演員的精心解讀後,聽來感覺較舒服入耳,可見舞台上三者密不可分的關聯。每首歌詞反應了每個子女對爸爸的看法,全劇由六位填詞人和五位作曲者分別完成,其表達的心情及作品風格各異,從各自獨立的故事來看是沒有問題的,串連起來就有點不太暢順的感覺。
特別是第七場,講述一個生來不知爸爸是誰,渴望擁有父愛的情懷,當得知爸爸的工作場所,悉心裝扮期待相見而最終不敢相認的複雜心情。這場由慣於中性打扮、偶爾反串男孩的關若斐穿著長裙演繹,把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女孩缺乏父愛的落寞演得恰到好處,可是唱女聲的感覺並不甜美,沙啞中缺乏柔情。而導演由第六場到第七場轉入悲調,把先前的歡樂氣氛一掃而空,雖然第五場《將軍阿爸》是轉折的緩衝,仍讓觀眾感覺有點兀突。其後第八場的蔡子健扮女裝學跳芭蕾的搞笑氣氛,又把觀眾帶進歡樂之中。第九場的《門.門外》,講的是父親與子女的隔膜,高亢的歌聲與曲調和衝突立體浮現,何永華飾演的爸爸唱出《心裏密碼》,在優美的鋼琴樂韻伴奏下,襯托出被子女冷漠對待,為人父的悲嘆!一句「長高太多,有代價!」展現了現實生活中的兩代矛盾,父母都希望兒女快高長大,但子女成長後彼此出現的代溝和缺乏關懷,也是為人父母者所不願見的。
《我》劇舞蹈的編排很好,標準、動感、優美、風趣皆有。而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走位,在視覺上,立體感很強,配上恰當的服飾,表演效果不俗。演技方面各式各樣,如第三場的阿June和April兩個女孩的天真爛漫,和兩個爸爸大跳社交舞,風趣生鬼。《我唔信有DNA》的葉欣然和六位妙女郎合跳的舞步,令人想起神探俏嬌娃的造型,演繹方面亦帶點黑色幽默。《夢幻芭蕾》中的標準芭蕾和搞笑芭蕾強烈對照,充滿劇場效果。為什麼不著男裝舞衣,而刻意穿女裝呢?是故意對父母的刻板要求提出無聲抗議嗎?展示生活片段中的《長不大的老竇》和《門裡.門外》的可憐爸爸,加上打Band一幕給觀眾的現場感更是十分強烈。而在《一封給爸爸的信》中,在失去父親時追悔,曾經是「難於遵守你嘴裏的歪理和偏執偏激的設想」,卻因「你給我可景仰」,送葬一幕沈雁用葡語唱出《O Caro Parde》,配上聖詩的莊嚴樂韻,令人有一種「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感嘆!隨後各位演員曲膝側身躺在地上,如同母體內的嬰兒胚胎,啊!新生命來到了。從「死」到「生」,喻示生生不息,給人永遠的希望和快樂。而嬰兒的誕生,也讓初為人父者明白到「養兒方知父母恩」的道理,《終生伴隨》與《因你是我》同時道出了父子兩代間的真正關係,也是全劇帶給觀眾的主要訊息:珍惜身邊的人,特別是家裏至親。
故事由叫老竇收Dad,到逝者如斯的追悔懷緬,附合了英文劇名“Hi, Dad...Bye...”;而中文劇名中「非常」一詞可解讀為「異乎尋常」,那麼劇中所指的老竇,是否真的「非常」呢?從場次的順序,出現或隱藏的老竇分別有大細佬型、爆粗型、斯文型、健碩型、師奶殺手的靚仔型、沉默寡言型、幻想不真實型、標準型、嚴苛偏側型、好爸爸型......等。他們都是現實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爸爸形象,是實實在在的角色投射。但在現代的仔女心中,若父親不及嘴型,便感到十分難受,視之為異類怪客。這裏「非常」一詞,細想不該是有什麼出眾之處,只能表示子女心中對自己老竇強烈不滿的情緒。
■ 表演過後:是結束!還是開始?
故事結束後,澳門文化中心播放了三年來的準備片段、訓練花絮,讓觀眾知道一齣舞台表演背後的辛勤奮鬥。屏幕上最吸引人注意的是「比夢想更可貴的,是願意追夢的勇氣」這句話。然而站在舞台上,只有勇氣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追求專業和美的執著,更需要不斷的舞台實踐。三年磨劍,為的是成就一個本地原創音樂劇的誕生,三場表演過後,成員們會否繼續為追夢而努力裝備,抑或隨著歲月消逝而與夢想疏離,愈走愈遠......。可幸的是,從資料得知參與這個駐場計劃的學員自發組成「無名劇團」,並獲得導師謝漢文(Mohamed Drissi)義務繼續為他們授課,學習更多關於音樂劇領域的知識。劇中的老竇傳說中,竇燕山的祖父囑咐他要學好兩文三語,不就是要時刻裝備,待有用時可派上用場嗎?搞文藝活動,不是表演一場「花生騷」,需要持續不斷地悉心栽培。學員要堅持,籌辦的單位也要堅持,如此才會綻放美麗的花朵和結出堅實的果子。賭權開放後,澳門經濟在急速起飛的同時,我們的政府,是否願意為我們的精神文化給予大力支持、培養人才,發展由澳門人錘鍊出來的文化果子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