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古腔《斬二王》──你看懂了沒有?

承鈺

香港八和會館破天荒在澳門演出清代「大排場十八本」之一的《斬二王》,一連兩晚大收旺場。一眾大老倌包括阮兆輝、羅家英、李龍、龍貫天、王超群及新劍郎等擔綱演出,所有曲詞都用古腔即中州音唱,對演員是一次挑戰,對觀眾也是一次「嶄新」的經歷。

有份擔演的羅家英及阮兆輝最關心的似乎是觀眾聽懂了沒有?然而在我心底反而想知道,觀眾「看懂」了沒有?綜觀全劇,一如一般的戲曲,對於「唱、做、唸、打」看懂的又有多少?

這是一齣同治年間的劇目,原為二花面首本,奈何目前粵劇行當改為六柱制,二花面不復存在,這齣劇目亦在十多年前由香港已故粵劇編劇家葉紹德先生執筆編寫劇本,改編之中主要是整理部份排場,這些排場與很多粵曲的演出模式不同,當中包括了「梗曲」和「梗白」,加上以中州古音演出,也許令很多粵劇觀眾有點不知所措,一時間難以從他們看慣的粵劇思維中走出來。然而為了保留傳統文化,將古老一套的粵劇重現觀眾眼前,無論你喜歡與否,粵劇都是與我們一樣植根在廣東,能否保存當中的精髓,或者不是我們的責任;但至少對它的態度可以更正面,用較寬容的角度來看。

藝術本身沿自生活,是從日常生活搾取精華,不斷的演變提煉,經歷百年變革,當中自會去蕪存菁,然而在從中州音韻演變成廣州話,當中有利有弊。好處當然是易於理解,以當晚演出的《斬二王》為例,以古腔演出下令很多「戲迷」摸不著頭腦。當然,粵劇能夠成為一種完全獨立的劇種,亦全靠這種獨特的地方語言。不過粵韻與中州音韻相比仍存在缺憾,很多腔調失去原有的韻味,同時亦間接造成了「十大行當」簡化成「六柱制」,失卻很多行當獨有腔口的特色。

粵劇要做到雅俗共賞,倘若全面復古當然不可行,但在保持目前狀態以外,另僻蹊徑演出較為高雅的舊派粵劇亦無不可,對於語言的問題,首先中州官話其實亦與普通話或廣東話有相類之處,加上有字幕協助問題不大;其次很多打入國際殿堂的藝術演出同樣不受語言所限。例如歌劇,在亞洲地區亦頗受歡迎,事實上真正聽得懂意大利文的觀眾又有多少?人家歌劇有膽量保留一些最原始的,就如巴洛克歌劇,仍可登上大雅之堂,我們的古本粵曲又有何不可?

就算聽不懂內容,光是演員的造手其實亦極具藝術之美。《斬二王》中,
鄭詠梅(飾乳娘)的一段「配馬」,盡演傳統功架,從在馬棚挑馬,到開櫃取馬拍、開馬扣,將馬扣扣在馬上;在櫃中取馬鈴,將馬鈴繫在馬上;取鞍氈鋪在馬背上,取馬鞍又放在馬氈上,最後取馬蹬放在馬上,由於馬蹬有兩隻,先放好一隻,再轉到另一邊放另一隻,演出相當細緻。全程不用一言半語,純以肢體演繹劇情,就算放在國際舞台,絕對不輸蝕。若論收益而言,短期內要全面推廣古腔粵劇當然不可能,但若以宏揚國粹,傳承藝術為宗旨,更多的古腔粵劇均可以接受,問題是,現今的年青一代學新派粵劇的已經少,古派的更需要好好保護,覓得更佳的傳承方案,免得在這一代被全面淘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