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
無論你對世界的文化有多瞭解,或認識不多,隨著音樂會的旋律,它自然而然地提取你腦海中已存在的文化認知,透過音樂旋律,把那文化氣息加厚了,遨遊一次貼身的文化之旅。
簡樸的鼓聲後,帶有緩慢節奏古樸風味的吹奏樂段,隨即的加入預錄人聲,帶點荒涼,慢慢地被帶進遠古的遐想。這就是《絲路組曲》第一樂章《漫吹的風》。第二樂章組曲,作品31(稍快板)徐徐步入,熟悉的大提琴音色,與前一樂曲氣氛濃度配合,曲調帶異國深沉的民族色彩,沉實溫暖而優美的旋律能很好地將觀眾的情緒導入;組曲的最後樂章《鳥高飛》融合各種富有特色的樂器,演奏出輕快而色彩明亮的樂曲,雖然故事講述一隻鳥為追求理想奔向太陽而失去了肉體,最終取得靈魂的超脫。但在這裡故事的背景顯得不重要,樂曲奏出獨有文化氣息,生動而有活力,器樂間互相呼應而不造作,以一種穩實的架構融和帶有民族個性風格特色將音樂呈現。跟故事的關係,可能就是追求音樂文化的課題上,不惜一切,追求音樂上跨越文化的超越。
如果說《絲路組曲》拉濶時空,《遠方》則打破地域限制。樂曲本身有足夠的份量表達地域的「遙遠」。樂曲前半部營造一個無際,安靜而感性的氣氛,吹奏部份亦吹出帶有郷土純樸自然,水手漂泊的生活顯得自然;後半部份加入敲擊,弦樂聲漸強,節奏逐漸加快,尾段穿插人的叫聲,與樂器互相呼應,樂曲最後以快速熱鬧的的情緒結束。
范蘭的《安支那節奏》是由《為該基普確而寫的亞拉威曲》、《千查的查蘭戈》及《格參巴》三個樂章組成。樂曲以琵琶及笙擔崗著重要角色,該兩類樂器相信是大多數中國人熟悉的,在樂曲的旋律及結構的變化,帶有不同的風味,亦頗為賞心悅目,但始終有點中國樂曲的影子,弦樂的伴奏聲又不同於我們常聽到的西方音樂音色。例如其中好幾段緊接琵琶的段落中,就出現仿如琵琶聲及加入由提琴奏出的緊張及粗豪的姿態,體現作曲家獨有的文化底蘊,形成具有異國風貌的音樂特色。
下半場《無聲之城》約二十分鐘的冥思音樂,有讓人沉思的意圖,但樂曲的聲量小及變化不多的旋律,持續二十分鐘似乎太久了,唯尾段較為輕快,而帶有希望的三分鐘樂段才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可能是為了再次帶動觀眾的情緒,所以便安排了中國傳統樂曲《陽春白雪》琵琶獨奏。期望由各種具民族特色樂器演奏的效果,郤只見琵琶獨奏,且全是中國調子,當然吳蠻的演奏無疑是相當出色,但始終跟期望有所差距,差距並非源自其技術及表現,純粹認為演奏中國的經典曲調似乎沒有必要;若襯托《安支那節奏》那段琵琶樂曲,上半場的就顯得更有特色了。
幸好郭里荷夫的《氣傳氣》,又一次成功地將觀眾無邊際的文化之旅的路途上。這亦應是最能體現絲綢之路合奏團的音樂形式的一首樂曲。首先樂曲是根據地道的絲路樂器譜寫,樂曲的誕生有其先天深厚的文化基礎,提煉了各民族的風格及個性以音樂的形態呈現,用音樂本身作為連結的手段,令樂曲的層次進一步昇華,屬於世界性的,整個人類文化發展互相融和,和諧共存,得到充分的體現。
從樂曲中感受各類文化的沖擊,一個個跨越時空及地域的、扭曲及昇華的的文化生活影像,隨著音樂旋律在腦海中浮動,沐浴在一個豐富的文化之旅,各地方的宗教、人文生活及習俗一一呈現,開啟了對精神文化體會的一扉博大之門。
不過,整個演出仍有改善的空間。音響方面,在二樓第三行座位聽來,一些細微的聲音變化表現得模糊不清,舞台的感染力亦較為遜色,尤其下半場《無聲之城》初段的的樂聲及安歌的歌聲有一半聽不清楚,效果打了折扣;在曲目安排上,可考慮縮短《無聲之城》約二十分鐘的冥思音樂;將《陽春白雪》改編或刪除;舞台佈置亦過於單調,上下半場只分別用了藍色及橙紅的的背景,如能採用像場刊封面的舞台佈置概念,即使相對再簡潔一點,相信效果會更佳地配合音樂會的主題;燈光方面,採用聚光燈 (Spot light),原意是將觀眾注意力集中在舞台上,但觀眾席過暗,在《無聲之城》就更容易讓精神走下坡。
音樂會結束,熱烈的掌聲不斷,部分觀眾站立喝采,明確表明對音樂會的肯定。但身旁的女士,早已提起手袋,準備離去;亦有朋友中場休息時表示不太懂欣賞,有點睏;離開會場之時則聞個別人士讚口不絕。無論如何,這些音樂和我們經常相對容易接觸的西方古典音樂在結構、色彩及美學觀念上都有所不同,有機會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圍,是一次值得漫遊的文化音樂之旅。
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