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滿足的音樂會
文:惜樂
上星期二晚,相約了朋友到澳門文化中心觀賞「巴西歌后瑪麗莎.蒙特音樂會」。其實自去年觀看過同樣是由文化中心主辦的「聖母樂隊音樂會」後,己開始對那些葡萄牙語系的音樂會產生興趣。
產生興趣的原因有二,一是場內的燈光效果,以及歌者的聲音。上次便由這兩種因素而難以忘懷,雖知今次的音樂類型跟上次完全不同,但仍多多少少有些昐望,特地選了第二行的座位準備去感受另一場難以忘懷的演出。
燈慢慢的暗了,跟後便是全場漆黑一片。心想定會聽到一把靚絶的聲音,怎料幾句後,她便出現了走音的情況,及後隨著她那聽得不自然的沙啞歌線,白色的光線漸漸從她的面上出現。但若果那道白光能調暗一點,感覺會較好,當晚可能是她那把長長的大曲髮顯得有點兒恐怖。接著幾首歌曲都隨著她那不自然的沙啞歌線而讓人感到有點失望。
幸而她和樂隊的樂器便成為另一注目的部份。她們的音樂除了大部份都是由結他伴奏外,也有另一些樂器,如大提琴、小提琴及電子琴等,其中最受注目的,便是口琴及那一個能發出風聲的樂器。現今欣賞現場音樂會,最能讓觀眾真正感受歌者對音樂的熱情,除了歌者的歌線外,懂得好好運用樂器亦一樣重要。
在現今隨著電子合成音樂的發達,創作歌曲亦越來越容易,隨便從電腦的鍵盤上按幾個按鈕,便能創出一段合成的音樂,相對來說,歌者漸漸會忽略了利用樂器的重要性。但在這次的音樂會上,便能看到一隊尊重樂器的樂隊,雖然他們都有利用電子琴,但仍會好好的運用其他樂器來譜出他們的音樂,便屬值得欣賞之處。
從個人的角度,這並不是一場精彩的音樂會,但反觀觀眾的反應,亦實屬熱烈。由於主辦單位並沒有像上次「聖母樂隊音樂會」提供歌詞字幕翻譯,讓人不太明白其歌詞的意思,這亦是另一使人不太投入的原因。當晚臨場所見,大部分觀眾都是葡藉人士,應該是共鳴使他們較易掀起莫明的興奮,但仍然覺得此場音樂會的歌聲及燈光效果都不夠吸引,只是樂器部份比較吸引罷了!
2009年1月23日星期五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