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與琴的流星
──李慧芬多媒體鋼琴創作音樂會
文:荼靡
花
我不知道,當杜麗娘第一次,看到開滿春花的後園,那種震撼,會否和這天我感受到的一樣。在澳門女鋼琴家李慧芬的多媒體鋼琴作品音樂會上,我第一次看到被鮮花擁抱的舞台在澳門出現。不枉她把這場音樂會命名為「觸動」,甫一入場己令人被深深打動。如此的良辰美景,姹紫嫣紅開遍。
聲與響、光與影、還有電子音樂和錄像,各種紛陳的元素,匯集成多媒體音樂會。其中舞台設計,是創作人員精心打造的重要效果。没有了這個舞台,或者音樂會會掉失一半的美。
整個音樂會的舞台,被設計成一個後花園。台前遍植玫瑰和小野菊,青石梯級點綴其中;台上還有真樹,洋紫荊樹後有盛開的花朵,暗示有更多的繁花開在深處。在不同的光線下,花園有不同的質地和色調。這種南歐小城的格調令澳門人感到異常親切舒適。
清涼的秋夜,李慧芬坐在自己的後花園中,向到訪的好友們訴說一段兩百年前的故事:1807年,馬禮遜牧師隻身橫渡重洋,經過好望角來到澳門傳教,。他先後翻譯了《新約》、《舊約》還有《華英字典》。27年後,他去世,魂留澳門小城。「透過祈禱,明白是什麼觸動馬禮遜不畏艱難,懷着一股對人的熱情、堅毅、勇氣和愛,踏上陌生的中國土地,貢獻他一生……」李慧芬在創作手記中解釋她的意念來源。
馬禮遜的故事,觸動了音樂家李慧芬,令她用音樂與鮮花向執着於堅守信念的神職人員致敬;同樣她對音樂創作的堅持,也觸動了幕後創作人員,這些鮮花,正是他們為李慧芬對本地創作所付出的努力致敬。
琴
「我對鋼琴的音色非常在意。」李慧芬說過。今次她選擇的主要配襯樂器、演奏者甚至是樂器擺放的位置,都經過精心設計。台的左邊是鋼琴,李慧芬的鋼琴聲如流水一樣,從她手上淙淙湧出;台的右邊是弦樂四重奏,四位澳門青年提琴好手拉動弓弦,為鋼琴作出柔和的平衡;四重奏身後是電子音樂演奏家陳蔚風,他的音樂為整個演奏會帶出了一個高曠崇高的感覺;還有中間的高台,半開放式的小露台上,坐着台灣著名竪琴演奏家解瑄。她如同畫上的西洋仕女,輕撥琴弦,竪琴的聲音時隱時現。這般情景,令人仿如置身印象派的雷諾阿 (Pierre-Auguste Renoir)的畫境之中。
音樂會的前半段,是幾首敘事組曲,向馬禮遜和另一位來華牧師米憐致敬。也許是馬禮遜給了李慧芬最初的靈感,於是「馬禮遜組曲」是上半場最能打動我的一首樂章。樂曲開始以電子音樂表達馬氏的來華決心。隨後,弦樂隊以抒情的手法,以中國風的主題引入鋼琴和大提琴十一次重複的齊奏,表現馬氏在中國面對的困難。最後由電子音樂與鋼琴,奏出雨影的旋律,動人優美。
到了後半段,是李慧芬的獨奏。她把早前的創作重新編曲,抒發自己對澳門急速變化的感受。李慧芬在台灣深造音樂,所以她的風格也極具台灣味道。猶如台式民間小調與福音歌曲的結合。如果你喜歡這類型的歌曲,那是極為動聽。但我卻覺得,下半段的幾首歌曲類型太過相似,無論是編曲和風格,都是十分雷同。對於一個普通觀眾來說,或者會稍感冗長。
不知是誰說的,提琴的音色是成人的幽暗曖昧,鋼琴的聲音即是天真的赤子。李慧芬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她所表現出來的音樂,無論是鋼琴音色的純淨,還是編曲的風格,都令人感受到她希望回歸心靈,化繁為簡的盼望。對痛苦有所擔當,就如同對喜悅的渴望,這就是這場音樂會所要表現的主題。
流星
在最後一首樂曲《心靈愛雨》前,李慧芬讓大家先閉上眼睛,靜聽鋼琴聲在空氣中飄蕩,忽然聽得耳邊一陣「沙沙」聲音。睜眼一看,舞台前竟然下起了細雨。雨水令空氣變得更加明淨清涼。琴聲加雨點,真令人有洗滌心靈的感覺。
李慧芬在台灣求學時,曾多次參加不同類型的多媒體音樂會。那些美麗又新穎的舞台形式,令她感動不已,並暗自下決定,有朝一日會把它在澳門實現。現在,她做到了。她和設計人員費盡心思的多媒體音樂會,是澳門原創作品的一個極好典範。古典音樂、舞台效果、錄影、電子音樂,等等元素混合的瞬間,就像流星,在天邊一閃而過,彼此迸發出光華。
或者你會說:下雨的效果太單薄,或者是在背景上的剪影太粗糙。但這是一個澳門人的心意,亦是本土原創的意義所在。李慧芬和一群澳門的藝術工作者,正朝着一個新的方向不斷努力。而他們為澳門的原創藝術努力的其中原因,正是因為,他們不是過客,是這裡的歸人。
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