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一件剪裁合身的「衣」

一件剪裁合身的「衣」──
    《澳門故事》系列之《秋水衣人》觀後感
文:喬治亞

筆者於二月十六日晚在澳門文化中心觀賞了由香港編舞家伍宇烈導演及編舞的首個澳門作品──《澳門故事》系列之《秋水衣人》,這是一個實驗性舞蹈劇場,同時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舞蹈演出,更是一個舞蹈工作坊,可以提供大家從不同的視角來觀察和思考,實在是一次十分可貴和成功的經驗。

首先,這是一場賞心悅目的舞蹈,整個舞蹈的編排,從舞者獨特的出場形式;每組舞蹈的銜接和發展;西方音樂與中國民間舞蹈的融合;即興的表演方式;不拘泥於舞台的表演區;有趣的語言交流;生活化的內容,加上流麗順暢的群舞和顯露個性的獨舞,組成了一場內容豐富,表演形式新鮮,且具娛樂性的演出,對觀眾而言,是一場有水準、很好看,值得購票入場觀賞的節目,感覺到原來跳舞也可以這麼有趣和好玩 。身兼導演和編舞的伍宇烈則表示這是一個舞蹈工作坊,因為創作者和舞者並不單只為是次公演而編導和排練。故此,在公演之後,安排了座談會,翌日則有排練片段重溫及作檢討,然後在下午再演出一次,藉此糾正之前所犯的錯誤。她們的得益是在互相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能夠親身體驗其他舞蹈,鞏固和加強自身的舞蹈技巧和能力;發掘和審視自身的特質和內涵,加以開發;開闊視野和吸取經驗,思考如何將優點展現。故此,相信透過參加這次為期約十天,密集式的舞蹈工作坊,任何一位舞者都會有所成長和得著,而且憑藉努力和悟性,逐漸自我完善,則這次工作坊便達到一定的教育意義,這可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綜合以上的各種資料,《秋水衣人》其實是一個原創的實驗性舞蹈劇場,整場舞蹈富實驗性,曾獲香港舞蹈年獎的編舞家伍宇烈從主持工作坊開始,已不斷探索舞者的可能性,了解她們的生活和習舞背景,並將這些元素放進劇場內,呈現出舞者真實的一面,強烈的親切感,帶出很好的效果,尤其是當大家了解到這只是一個為期甚短的實驗作品,但卻能產生了未可估量的發酵作用。


photo by Jesse Clockwork

舞蹈表演不再是一早便編排好的一項節目,也不需要規範民族舞蹈必需和音樂同源,才合乎規則,才能表達美感和意境,如中國舞必定是用中國音樂作配樂。而《秋水衣人》主要採用了不同的中國民族舞,如西藏舞、新疆舞、苗族舞等以至遠在唐代最盛行的舞蹈《踏歌》作為體裁,卻配以西方的拉丁爵士樂,如Pink Martini;古典音樂,如蕭邦的鋼琴曲、巴哈的大提琴組曲,再加上輕鬆的歌舞劇插曲,這種中國舞與西方音樂的交錯,這種跨文化的結合,誕生了獨特而優美的視聽效果和氛圍,令人陶醉和讚嘆,尤以舞蹈《踏歌》更是神來之筆,作品原是女子舉袖搭肩斜排蹈舞的場面,運用了漢代的「翹袖」、唐代的「拋袖」、宋代的「打袖」和清代的「搭袖」兼收並蓄,在中國舞之中,這種不拘一格的創作意念,已受到不少讚賞和推崇,認為是成就了古典舞《踏歌》既古雅而又現代的雙重性,但當《踏歌》與Pink Martini的拉丁爵士樂組合起來之後,則比之前以時序更替,跨朝代的形式來編舞,更向前跨越了大大的一步,前者強調「水袖」的運用,繼續逗留在中國舞的框架內,後者則摒棄了真正的「水袖」,卻保留了「水袖」的動作,結果合成了跨文化、跨時代的力量,所帶來的衝擊,可說是強烈而震撼,難怪其中一個舞者在演出之後,由衷地覺得這是一個十分成功而充滿創意的編排,令她大受感動,而且樂在其中,增進了她對舞蹈空間可能性的了解,領悟到原來舞蹈世界可以是這樣千變萬化。

由於參與工作坊的本地年青舞者,對即興舞蹈的接觸和認知不多,對創意思維、對啟發自身優勢的想法和作法,更是比較薄弱和主動性不高,這可從工作坊初期,她們的表現,觀察得見,這是長期以來,澳門的教育方式偏向服從老師教導,勤力讀書的模式,比較死板,而年青舞者自幼生活在只有不斷接受的教導方式下,這種學習方式已是長期累積和成為慣性。及至臨近公演前兩晚,各人對「即興」表演方式逐漸習慣,而且有所配合和釋放,對舞者而言,已是一大進步,當然,日後的成長,需要各自修為,繼續深化,才是最為重要。尤其是關於個人魅力和涵養方面,伍宇烈特別邀請了香港舞者華琪鈺參與,她的參與,起了一個「身教」的示範作用。例如其中一段演出是在她聽到了一眾舞者對跳舞受傷的體會後,引發了一段即興的水袖獨舞,讓大家觀賞到如何運用「水袖」跳出現代舞,除展現出個人出眾的技藝、壓場的台風外,還呼應了沒有「水袖」的《踏歌》。更重要的是,她的存在對眾舞者起了引領作用,然而亦揭示出澳門的眾多舞者,還是比較青澀,需要多雕琢、多觀摩,在累積更多經驗後,才可獨當一面,故此,華琪鈺的出現,成為她們一個非常值得學習的對象。

編舞家伍宇烈分別以人類基本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四大元素作為起點,藉此尋找民間舞蹈與現今生活的關連 ,因而較早時,在香港以「食」作為主題,創作了實驗劇場《 民間傳奇之不吃不吃還須吃》並榮獲2006香港舞蹈年獎,而這次在澳門則以「衣」來作發揮,因為衣服,好比人體的第二層肌膚,功能上本來是蔽體,也可說是保護身體,到現今更具備了裝飾、吸引和炫耀的作用,更具象徵意義的是,衣服表現出每個人不同的性格、行為和思想,因此,《澳門故事》系列之《秋水衣人》,著重表露舞者的自我性格,就顯而易見了,這樣看來,伍宇烈實在是因應各個澳門舞者的特質,特地為她們度身定做了一件非常合身而且耐用的衣服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