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用音符教授的家政課

用音符教授的家政課
─《觸動‧李慧芬多媒體創作音樂會》觀後感 (2007年10月9日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
文:言毅

看節目名稱和宣傳資料,就知道李慧芬有不少要向觀眾呈現。「觸動‧李慧芬多媒體鋼琴創作音樂會」─除了自身的鋼琴創作,還有弦樂四重奏、電子音樂、豎琴、稱號高深的「光影流」、朱焯信的舞台設計、朱佑人的錄象設計……訴說李慧芬的觸動─除了為宣教獻身的馬禮遜牧師外,還有在喧鬧城市中與上帝的對話。

就如李慧芬所說,這是個期待了五年之久的音樂會,從曲目的編排、舞台的佈置、製作的陣容,可以想像出創作者的雀躍,就是將漫長日子中蘊釀的構想在舞台上一瀉如注的展現在觀眾的跟前。除了仿真度極高的大花園外,每曲均用上了多種不同的燈光變化:滿地的鮮花投影,對比強烈的冷暖色彩,天幕上變化頻仍的色調轉換以及七色彩光……而樂手的座位亦別出心裁地分列於上、中、下的白色平台之上,加上配合演奏的射燈,為觀眾帶來了別樹一幟的視覺效果,可惜音量較弱的豎琴的位置既高且遠,要平衡其他樂器的聲音就唯有依靠台前的揚聲器,結果鋼琴與前排弦樂的真聲,加起揚聲器出來的豎琴與電子樂聲,配上畫面上的遠近距離就難免產生不搭調之感。

基本上演出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演奏主要以創作人宣教馬禮遜及米憐的生平為主題,第二部份是台灣解瑄的豎琴獨奏,第三部份沿用了一系列李慧芬較為人熟悉、以城市觸感所創作的作品。三部份的取材及演奏風格頗不一樣,前段是較新的創作,以主流的樂器,流行的曲風,配搭陳蔚風的電子音樂,算是比較大膽的嘗試。此部份無論是演奏樂器數目,舞台效果的運用,都是整個音樂會中最密集甚至繁雜的,李慧芬更為馬禮遜組曲及米憐組曲寫下了詳盡的樂曲介紹,可見除了音符以外,她更竭力嘗試不同的媒介與觀眾分享創作過程中的深受觸動的一點一滴。

然而,美妙的鋼琴、豎琴、提琴與鍵琴,加起來是不是就成了動人的樂章?精心設計的舞台、燈光與服飾,是不是就能建構出完整的舞台?藉著音樂會談經歷、說掙扎,視覺上它又似乎過於甜美;要體現熱情和愛,樂手在位置上產生的疏離感又似乎截斷了應有的默契。不能否認,音樂會當中每一位創作人與設計師的心思與努力都是顯而易見的,偏偏一個身子裡總不能每個人都是最重要的「頭」,又或是每一個肢體裡都起勁的活動,我們反而更難知道一個人要表達的是什麼─聖經說的「肢體彼此相顧」,用在表演舞台上,其實也蠻適合的。

反而到音樂會的中段,略見收歛的燈光效果下,滿庭芳草的美景倒頗適合豎琴細訴衷曲─這其實也就是舞台上的趣味算術,一加一減一乘一除,每每結出意想不到的答案,無止境的加數和乘數,大概舞台都要承受不了罷。後段的曲目明顯是演奏者與觀眾都較為熟悉的作品,以編曲去豐富原有的曲譜,演奏者明顯奏得更有自信,一曲《生命活水》,反而直接了當的注入觀眾的內心,觸動也來得更為容易。

坦白說,音樂會中最能觸動我的,其實就是李慧芬堅持創作多年的獨立音樂人身份─作為澳門稀有的音樂創作人,當中需要的堅持毅力其實絕不難想像。創作的路從來並不康莊平坦,而且,也很漫長。看曲目介紹與「安歌」一段,便可知道創作人踏上了舞台,要掌控的,就不再單純是音樂;燈光、音響、佈景、服裝甚至與觀眾寥寥幾句的說話,放在舞台上都不是簡單的事,要學習、要溝通,、要整合,需要的就是時間。

有朋友說音樂會的元素太多,也有朋友說是少了整合全個音樂會的導演角色,依我看來,其實是機遇太匆趕,還未及了解,所有的材料都放在眼前了,要放什麼不要放什麼,放多放少,其實真要時間試試味,不過,一下子有機會嘗試了一屋材料,始終也是十分難得的好開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