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終於成真
--記「觸動--李慧芬多媒體創作鋼琴音樂會」
文:喬治亞
這是李慧芬的一個夢,夢境中看到的情景,令她觸動,就在那夜,寫下優美樂曲,而且一直希望將夢境實現,在十一月九日及十日的晚上,一個憩靜而又繁花似錦的花園被搬上了舞台上,李慧芬在這個花園裡以美妙琴聲稱頌基督的愛,李慧芬的夢境終於成真。
有別以往多次的鋼琴演奏,這次的多媒體創作鋼琴音樂會,李慧芬更能顧全整個演出在演奏方面的舖排,負責弦樂四重奏的洪永健、張正平、張偉樑以及李凱明,每位都有獨自發揮的機會,並非只是鋼琴的陪襯,這使得弦樂部份的四位年輕樂手,可以一展所長,他們在舞台上的表現顯露出一定的自信,加上音色妙曼的豎琴,更顯得相得益彰,更加難得的是與電子音樂合作的效果。電子音樂透過預設的程式,利用電腦輸入各種音效,然後按既定的編排播放,當然加上創作人的創意和電子技術,故此可以營造出特殊的音效,顯示出電子音樂獨特的魅力。也因為加上了電子音樂,整晚的演出,都配置了咪高峰,使器樂和電子音樂可以協調地結合起來,這種存異求同的方法,大抵一般現場觀眾並不察覺因由,可能認為是加強音量或是因為舞台上各種樂器所放置的區域有高低前後,影響整首樂曲的演出效果所致。其實,這種安排並非只為器樂演奏而設計,而是從整個舞台設計開始,更準確的說法是從意念開始,然後才引伸到各個細節的配合。故此,除演奏部份已含有大量創作元素之外,其他的元素亦是以創作來貫通整個音樂會的,入場人仕固然是為欣賞音樂而來,也有支持本地原創的意義。朱佑人的巨幅影像和文字,就帶來清晰的信息──紀念首位來華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誕生二百周年;朱焯信的舞台裝置,包括燈光設置、伴隨最後一首樂曲行進而灑下的紛紛細雨,都有著它的象徵意義;李慧芬每次出場的簡短獨白,無論說的是有關以下一首音樂創作的東西抑或舉辦音樂會的前因後果,最終目的就是和大家分享,因為馬禮遜的事跡觸動了她,特別是他那種堅毅和對人類的愛,於是讓她找到了創作的靈感,於是產生了這個多媒體創作鋼琴音樂會。更值得鼓舞的是使她能「以基督教的音樂去接觸更多的人,讓我的音樂流傳得更廣」(見《創作人談創作》(四),八十七頁)。這是在一次訪問中,李慧芬對自己的期盼。
李慧芬寫出來的樂曲總是帶著細膩的感情,自然流露有如孩童一般的赤誠,潔淨且純粹,是一個「常常有花開著」的世界。摘自李銳俊(《靜安寺路一九二號六樓》舞蹈劇場導演的一段文字。而這段文字又正好形容這次多媒體創作鋼琴音樂會的風格,或直接說是李慧芬的風格,從音樂會下半部可感受到,如《一首愛歌》、《生命活水》和《心靈愛語》,輕柔的音符,能洗滌俗世的心靈,更表露了女性的溫婉優美,平復了生活中的繁囂。
至於音樂會的設計和策劃工作,雖然沒有在獨白中和大家分享,但當兩場音樂會完成後,曾與製作人員交談,講述了箇中的種種困難,例如,如何照料現場的自然環境使與音樂環境互相配合,因此要在每次出場前,在後台為樂器調音,以免出現走音情形;如何保持鮮花在剧場環境下的生長;設計和安裝下雨的硬件裝置;如何控制水珠能做成絲絲細雨,以符合音樂的要求等等,事前出現不少意料之外的問題,於是不斷地尋找處理和解決辦法,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思和精力。
我們看到台前的演奏和幕後的製作,感受到的是本地年青創作人的熱誠和才華,他們的承擔和不畏辛勞,正是澳門社會現在最需要的。尋找和發掘本土特色的原創作品,然後加以好好培育,是抗衡虛榮浮燥的良方,只有透過藝術熏陶,加上鼓勵和協助,才能使澳門的文化藝術得到持續發展的機會,無論市民和政府都要意識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我們都不希望生活在一個只有輸入外來文化的城市,尤其是澳門一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中西文化之城。
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