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舞台上解剖人性──《水滸傳》

舞台上解剖人性──《水滸傳》
男人和女人的千古欲求
文:承鈺

假如你以為小說《水滸傳》是個男人為尊的世界,又假如你以為舞台劇《水滸傳》是正經八百的大片,在看過由林奕華導演的《水滸傳》後相信會有另一番體會。從海報上那分崩離析的《水滸傳》三個大字,開宗明義告訴你今次要做的,正是要解拆「水滸」,以及它後面的真義:What is Man?

全長三小時的節目〈除去中間的十五分鐘休息〉,分成上下兩部份,合計廿八場,看似多而雜亂,然而圍繞的主題只得一個「人的慾望和痛苦」。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一個主軸和多個輔線,主軸以黑幫的「大哥、小弟和嫂子」,設計了九個不同的角色扮演配搭,示範九個不同的場面,同樣的人,發生類似的事,將如何自處。本來類似這種荒誕色彩的故事,單純看一、兩場便足夠,但林奕華特意安排九場,套句俗話是「扭盡九條橋」,為的是將一個平面的故事,帶出多少立體的感覺。做人的選擇就是這樣多元化而又具多變性,用「勾義嫂」的主題放在今時今日的社會,也許不夠緊貼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當中闡述的情義、愛情、權力、物慾……卻是縈繞著我們生活中的一分一秒。編劇原意中的「酒色財氣」,著實是我們生活中的慾望而已。所以《水滸傳》所探討的不止是男人的問題,也是生而為人的問題,人皆有慾望,只在乎慾望的大小,反過來可以探究人的本質及生而為何物。

慾望交織人生

從《水滸傳》中不但看到人的慾望,從對慾望的追求和渴望中,我們亦看到痛苦,雖然舞台劇中大致將角色分為男人和女人,然而兩種性別的特質,其實只在每個人的身上按不同比例出現,只不過在這個以父權為尊的社會中,人的價值不是由他自身而估量,而是從別人的眼中作出肯定,特別是女性,一般都以男性的眼光作為依據,變相而成一種從屬關係。

當然,正如林奕華所說,《水滸傳》提出了這些問題,但解決的方法不可能由導演提供。他笑說:「只不過三個小時的節目,導演當然不會提供答案,否則應該要按分鐘計算門票收費。」

單從演出角度看,《水滸傳》的娛樂性還夠豐富的,特別是在華人地區,以華人那根深柢固的傳統慾望──「酒色財氣」來表述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易生共鳴是可以理解的。選擇台灣演員除了之前林奕華在公開場合提過,台灣演員擁有比香港演員更佳的氣質以外,長相漂亮也許是另一個選擇的原因,至少可以吸引到觀眾的注目,這種市場考慮不是沒有理由,當然也獲得理解。

林奕華喜歡將演員戲份平均安排,看起來就算是三名女角,亦沒有半點配角感覺,全場十二名演員的戲份相若,沒有主次之分,加上多名演員合作已久,故事亦演得滾瓜爛熟,猶幸當中亦有扣上多少現實生活訊息(例如模擬拍照影射明星床照風波),加上故事主調為人生之苦,在多場獨白故事中的上班族權力鬥爭、浪子對女人的看法、又或者股票投機者的心路歷程,全部似曾相識,或者是你、也許是我的親身體會、切入了現實生活之中,讓《水滸傳》的要旨變得立體而恆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