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3日星期五

比一張門票,再多一點點

比一張門票,再多一點點
文: 言毅

  一年多前決定參加文化中心的藝文寫作課程,只希望把丟低了很久的中文拿來用用,也算是多修一門比較無壓力的學問;一年既終,演出看了不少:古典音樂、世界音樂、話劇、音樂劇、芭蕾團、現化舞、電影……,十多篇作品加起來原來也洋洋灑灑寫了近二萬字,本以為輕鬆不過的課程倒叫我在電腦前熬了不知多少個夜晚,然而也實實在在的果實纍纍。

  一方面專業講者固然讓我們對從前極少接觸的各門藝術演出都多了認識,另一方面最有效的學習始終也離不開實踐,要寫評論、新聞稿、場刊,所要用到的,原來不單是丟低了很久的中文,更重要原來是接近生了鏽的腦袋。

  是的,我們甚至幾乎不會發覺,自己有多久沒思考了,尤其在這越走越快的年代─當越來越多人都以「反應快」為榮,發表的多思考的少,太快接收太少求証, 偏偏負責藝文寫作課程的周凡夫老師卻一而再,再而三強調藝評人心理建設的重要性:或要批評,或要讚賞,當中最重要的是為論點找到充足的支持及辯証。這種對言論負責任的態度,無論套用於藝評寫作的學習,甚至個人修養的發展上,都叫我覺得份外受用。

  在課程開始的早期,大家似乎對發表「評論」都沒有太大信心,也大概多少受到我國傳統「謙讓溫和」的思想所影響,一千多字盡在個人感想裡鑽,較引人入勝的都恐怕近於詞藻華麗,卻又不痛不癢的「觀後感」而已。當中對戲劇這種相對較易以「對白」去理解的藝術,下筆總沒有那麼艱辛,因為自己以為可以理解,也就較容易評論。

  然而,透過多位講師的演出前導賞,就漸漸釐清了自己對演藝作品的想法:對好些人來說,它可能是踏進劇院後才開始的一場娛樂節目;然而對藝評人來說,它是要「做功課」的一門學問。如果把演出當作一個純粹在劇院內發生的官能感覺及體驗,短短數十至百多分鐘的時間裡,到底我們對一個演出可以理解多少呢?

  就在為論點反覆尋找支持及辯証當中,我發覺演前的資料搜集、演後與同學們的意見交流,都大大豐富了自己對一個演出的體會,也是非常讓人享受的思考過程;而經過一年以來努力為習作發掘資料,反覆的練習也讓我更留心台上台下的每一個細節:燈光、服裝、佈景、音響、舞台設計……除了對白與表演者的一舉一動,原來有更多的舞台原素,都是我們了解一個作品,與導演、台前幕後來個深度思想交流所不可或缺的。
誠然,我並不抗拒娛樂性豐富的作品,然而一個要求觀眾思考,能啟發觀眾思考的作品,也許會有更多值得細味之處。「藝術」並不如一般人想像那般艱深難懂和高不可攀,不過卻是很需要藉著「思考」去攫取更多交流的一種體驗,而觀眾所要付出的,應該不限於一紙門票,而作評論的,對自己要求就應該更多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