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3日星期五

錦上添錯花 贏家變輸家?

錦上添錯花 贏家變輸家?
             --「魯鎮往事」評論        
文:梓善

於本年九月二十日,到澳門文化中心觀賞形體劇《魯鎮往事》,其特色是用風趣幽默的方式以形體劇演繹魯迅五篇小說,分別為〈一件小事〉、〈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孔乙己〉、〈智識即罪惡〉及〈祝福〉。是次為中國及加拿大首次合作的形體劇,分別以國語及英語為對白,究竟它如何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以「形體劇」把魯迅筆下早為不少人所認識的人物活現舞台呢?觀眾於入場前大概均充滿了疑惑與寄望。

該劇以「道具唔駛、佈景唔駛、超凡演技、抵死搞笑」為口號,果然舞台如口號所述,並沒有任何道具,背景只用了素黑的板及布裝飾,似乎是作為突顯形體所用。劇中所需的道具全部以形體來扮演,演員不停遊走在角色與道具之間,帶領觀眾穿梭不同的情節與場景,他們的動作流暢迅速、表情既鬼馬又神似,確令人驚嘆,例如在〈祝福〉中的四叔四嬸搖身一變成蹲坐於大門前炯炯有神的石獅子;在〈孔乙己〉中,穿著長衫的孔乙己原本站在長櫃前喝酒,被喝酒的人嘲笑他臉上新添的傷痕,眾人以自旋一圈或打筋斗的方式走位,便能清晰交代傷痕的由來,場景由原來的酒店轉為孔乙己在「何家」偷書並被吊著打的情景。劇中眾人「變身」的時間及走位配合整齊而流暢、演員七情上面、有說服力。他們雖然身兼多職,但觀眾卻沒有半點混淆,多個角色也能清晰、精湛地演繹出來,場景轉換也交待得非常清楚,非常出色。

一些自然環境的配音,例如寒風聲、砍柴聲、打水聲、釣魚時魚勾的落水聲、深夜的蟬噪聲、狼嘷聲等,也是演員當場用人聲扮演,疑幻疑真、就像管風琴發出的和聲般,音調的高低、聲浪的控制、配合,令人驚嘆人類嗓子的幻化多端。而且每句對白均鏗鏘有力,聲情自然有致,誇張惹笑的語氣也能自然流露,令雙語對白相互融合、流暢,令觀眾容易接受,倍添對白的作用及劇情的感染力。

於宣傳方面,以「我們用形體訴說…」為主調;亦曾於澳門電台的宣傳節目中,表明「..當晚只有少量對白,主要是以形體演出…」;又在場刊上,在導演的話一欄中寫道:「…我們的作品總是在尋求一種深藏在言語之下的溝通方式,一種能夠支援與構成文本的方式,我們每一天都在尋找能夠精確表達故事本質的手勢,圖像和語句。故事的本質是隱秘的,它藏匿於文本之下。….」,單看這三段的宣傳、文字等均令人期待形體表達之突出及於故事情節上重用形體演繹,又或期望單憑一幅幅的舞台畫面,配合演員動作及強化的手勢,在腦海便能構成一個個的故事。但當晚,此劇卻似乎未能與宣傳內容相符,除了道具及場景上用形體表達外,只用形體表達的故事情節卻稍欠奉,故事內容幾乎主要依賴對白交待,尤其是每個故事中的間斷,均是孔乙己在台上邊寫邊講,以自白形式在台上訴說,似乎有違廣告宣傳中「只有少量對白……」的本意。依當晚所見,只有一段沒有對白的形體表達是較長的,就是孔乙已站在櫃台前的一幕,但卻欠缺燈光的配合,當時有數盞白燈,呈圓狀地散射在他身上,燈光未能集中,台上當時只得他一人,但台上的其它地方並不是呈完全漆黑的環境,儘管演出者的演出多麼精采,但卻未能令觀眾焦點集中在其強化的形體上,由於演出前受「我們用形體訴說…」的說法及各宣傳影響,故於欣賞演出時,未免有一絲絲的失望。

其實,在中國地方,以西方手法來演繹魯迅作品確存有難度,因較出名的作品,如〈孔乙己〉及〈祝福〉等,一般人已有一定的熟悉,自然會對原著有一定的執著,又以形體來搬演文學,更倍添難度。尤其是魯迅的作品往往帶有對當時社會文化的批評,突顯當時的社會現象,從而令讀者反省及深思自我人格,劇團在處理這些問題上必需倍加小心。就以〈祝福〉為例,讀者看後大多會有悲涼的感覺,但該晚卻少了這份味道,反而因放大了滑稽惹笑的情節及動作,令觀眾發出連連的笑聲,這樣的處理手法只會減輕對社會文化的批評,只是讓觀眾的笑聲令現場變得熱鬧而已。

當然,欣賞一場演出,現場的表演成就是關鍵,但其演出宣傳及場刊內容,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觀眾如何去欣賞這場表演,假如筆者在欣賞此形體劇前是沒有接觸過任何宣傳或看場刊內容,這晚的演出確實是非常精采,但遺憾的是,宣傳內容、場刊文稿與演出內容實在有點不符,這不免容易令人失望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