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貓世界的經典音樂劇
文:小熊
「看《貓》(Cats),你也有機會成為經典音樂劇的主角!」
看官且勿驚訝,這並不是《貓》來澳公演時,主辦單位為促銷門票的宣傳口號。事實上,《貓》曾在美國紐約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區劇院兩地,有連續公演超過一萬六千場次的佳績,也是與《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貝隆夫人》(Evita)、《芝加哥》(Chicago)等佳作齊名的百老匯音樂劇;以此口碑,今次再度踏足中國,從澳門開始它的神州巡迴演出,主辦單位尚恐擔心不能安排足夠的場次,以照顧所有欲睹《貓》的觀眾,又何來需要標奇立異,故弄玄虛以增入座?
現實的不可能,不可能的實現
就如已經成為經典的宣傳海報上的一雙貓眼,神秘且為之奪神。單是憑這雙簡簡單單的貓眼,便已是《貓》的最佳宣傳方法了吧!無可否認,明星效應確是有此神效,但只要你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親眼目睹那來自裝滿了九個重達七十五噸的大貨櫃,用以佈置在舞台上的裝置及設備,便會慶幸手上難求的一票是多麼的珍貴!你能否想像在這個曾演出歌劇《弄臣》、曾有世界級管弦樂團在此舉辦嚴肅音樂會的舞台上,容許有堆至二樓觀眾席那麼高的「垃圾」嗎?雖是難以想像,但這便是《貓》的舞台,一個比現實生活中的垃圾堆更放大了三倍的活動空間;台上各處不單巧妙地堆滿了「垃圾」,也掛滿了被隨便「棄置」的五色彩燈……,這是無法在現實中展現的可能啊!
可是《貓》的來臨,卻是讓那種種的「不可能」變得可能:群貓活躍的舞台,是那被放大百倍的垃圾堆?正義、邪惡、狡猾、崇拜、傲慢、尊敬、愧疚、嘮叨等角色性格的呈現,人類尚且只可從生活中得以體驗,但貓兒卻能訴諸於口,兼載歌載舞一番?一個故事,一個劇目,同時欣賞魔術、舞蹈、雜技翻騰、男女美聲、流行音樂曲風、古典音樂唱腔、意想不到的舞台裝置、匠心獨運的燈光設計等等,這些都像堆滿在舞台上的禮物,等待著觀眾一次過全部接收。這些「可能」會發生在夢境中的事,都是「不可能」在現實裡出現的吧?
有說這種「不可能」,都是沿於觀眾對現實社會的逃避,也是與百老匯音樂劇誕生於戰爭年代,不無關係。曾有學者對傳統百老匯音樂劇進行過研究與分析,認為百老匯音樂劇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夠持續旺盛,皆因觀眾可以將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欲求,從劇場中找到滿足。就如《貓》裡那不可能的垃圾堆、那鮮明的正義與邪惡對決、那種順理成章的包容與寬恕,這些都是難以在現實中輕易經歷的。《貓》裡盛載滿歡欣愉快的歌舞、輕鬆搞笑的場面、溫馨感人的音律、大團圓式的美好結局等等,都讓觀眾無須花費太多氣力,便可暫時讓忙碌的腦袋稍事休息,只需跟著劇情的發展、音樂的節奏,情緒便可以被輕易地帶到高點,獲得滿足,在短暫而璀璨的劇場裡,尋到那片刻的夢幻時光。
既是夢幻,也許一切便無需複雜,只因皆可隨心所欲吧?《貓》的劇情內容並不繁複:在傑利可貓(Jellicle Cats)的世界裡,每年都會舉辦週年舞會,目的是讓領袖老戒律伯(Old Deuteronomy)從云云眾貓之中選出幸運兒,讓牠可升上九重天去,重獲新生。因此,候選貓兒都會盡展所長,包括有歌藝出眾的葛麗茲貝拉(Grizabella)、正義俠骨的蒙克斯崔普(Munkustrap)、搗蛋攪事的蒙歌傑利(Mungojerrie)與蘭貝蒂瑟(Rumpleteazer)、肥胖貪嘴的巴斯托佛.瓊斯(Bustopher Jones)、魔法幻影的密斯托佛羅先生(Mr.Mistoffelees)、魅力四射的若騰塔格(Rum Tum Tugger)以及惡貫滿盈的麥卡維蒂(Macavity)等等,觀眾只要對歌、舞、技藝的其中一項有所鍾愛,則定必能從中找到你喜愛的貓兒。可能就是要讓觀眾有足夠的時間挑選心頭愛吧?使得導演幾乎花了首幕的全部篇幅,用以逐一介紹各隻貓兒的名字及其個性特色,也因而在葛麗茲貝拉在末段首次唱出期待以久的《回憶》(Memory)時,「期待」已變成「難再等待」,觀眾以乎更是無心細味了。
人耍貓?貓耍人!
第一幕終於結束了!正想到場館外好好「消化」剛才的劇情內容,腦海裡突然浮現友人曾作忠告:「中場休息時千萬別離開場館啊!」雖然多番追問,友人卻是故作神秘。也好,倒要看看有何「千萬別離開」的原因?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現場仍是異常平靜,看不到甚麼端倪啊……。突然間,歡呼聲從舞台前端的觀眾席冒出來,原來是有「人」出現了!不對,不是「人」啊,是「貓」呢!牠正在舞台側撥弄著「垃圾」!心裡正嘀咕自己的座位太遠,看不清貓兒的盧山真面目之際,又有歡呼聲自前方的觀眾席中響起,貓兒今次不知不覺地從人叢中出現呢!接下來的短短數分鐘裡,觀眾的歡呼聲此起彼落,響遍場館。只因剛才在舞台上出現的貓兒,刻下都現身在觀眾叢中:牠們有的來逗著觀眾玩耍,有的好奇地與之睨睨對望,偶有不怕陌生的貓兒,乖乖地讓觀眾親近拍照,更有頑皮的花貓「拿」去了觀眾的手袋大肆「搜掠」,弄得大家哭笑不得呢!
剛想像小朋友般與貓兒拍照留念時,身旁突然有貓現身,讓我大吃一驚!驚魂甫定之際,還得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一睹貓兒的「盧山真面目」。眼前所見,到底是人還是貓?無論是貓的「髮飾」、臉上的貓鬚、深陷的貓唇、鬆緊有緻的皮膚、尖削的趾甲,無一不與「貓」一樣!更甚之是那神情動態,是多麼的溫柔,惹人憐愛,牠們緩緩地爬到觀眾的跟前,就連佻皮的小朋友,望著眼前這貓,也都像見到真的小動物,只敢輕輕地撫摸牠們的毛髮,而不會肆意胡扯牠們的貓鬚,也許是怕觸怒貓兒,慘嘗利爪之虞吧?這刻,觀眾們爭先恐後地與貓兒們作親密接觸的情境,看在眼裡,倒讓我覺得不是在觀賞音樂劇中,而是貓兒在捉弄我們呢!
人看《貓》乎?貓看《人》矣!
正當人貓之間玩得不亦樂乎之際,舞台中的老伯戒律一聲低呼,觀眾與貓兒皆紛紛驚醒過來,傑利可貓舞會要再次開始了!劇情的發展,依舊是對餘下貓兒的介紹,可能經過剛才的「人貓互動」,觀眾的精神似乎都集中回來了。相比第一幕的貓兒,此幕的角色更見吸引,只因有先來一段戲中戲,由戲院貓葛斯(Gus)演出的海盜激戰,亦有為配合中國巡迴之旅,特別以普通話唱出的一段中文版《回憶》;接著是麥卡維蒂與若騰塔格的生死相搏、火車貓史伯柏旋克斯(Skimbleshanks)帶領貓眾把四周的垃圾砌成「火車頭」,還有魔術貓密斯托佛羅先生在黑暗中的剪影舞步,以及將被麥卡維蒂擄走的老伯戒律再次帶回舞台上奇幻魔術表演呢!觀眾報以熱烈掌聲的同時,葛麗茲貝拉唱著《回憶》再次出現,把觀眾的情緒推至頂峰。在「完美」的結局下,葛麗茲貝拉跟隨老伯戒律的引領,踏上了「輪胎」,昇到九重天去了。《貓》也在一片歌舞昇平的熱鬧氣氛下,正式落下它的帷幕。
看著眼裡,觀眾盡是泛著滿足之情,當然,有甚麼可媲美觀看一場賞心悅目的精彩演出所獲得的滿足感?但是老伯戒律在劇末向觀眾的一句話語─「貓就像是你們人類!」,把原該由我可獲得的滿足感,倒過來反覺得是我們(觀眾)給予了牠們(貓)滿足呢!細心一想,《貓》內的貓,不就是現實社會中的人類寫照嗎?在我們身處這個混亂無度、仿如垃圾堆的社會裡,身邊的人物角色也總是離不開忠厚正直、陰險奸詐、持財傲物、欲求寬恕、德高望重、亂事搗蛋、懷緬過去、見多識廣等等人物的性格與地位吧?大家同樣都帶著三個名字:常被稱呼的暱稱、伴隨著一生的名字、以及那藏於心底,唯恐會觸碰傷痛,卻是最真實的名字!大家還不是都盡著最大的努力,想要到達那夢想的九重天,可以忘記及洗去錯失的過去,重新開始那完美的新生?
這樣的類似是巧合的嗎?我更相信是詩集《當老負鼠談世上的貓》(Old Pusso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的作者艾略特(T.S.Eliot)的詩文深意,亦是吸引作曲家安德烈.萊特.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改編此詩集,驅使他將此詩搬上舞台、呈現於觀眾眼前的一大動機吧?音樂劇是會隨著時代的轉化,不斷地被注入更多的社會元素,創作人在音樂劇中加入了對社會現象的抗議、對不公平現象的憤怒,在劇場裡藉著表演傾訴現實不可能的暴力、抒發對主觀事物的仇恨。《貓》,又可否視為我們要認清週遭的一道警示呢?
忽發奇想,《貓》之所以能歷久不衰,也許並不是因為觀眾對此劇的支持,反倒是貓兒們藉著傑利可貓舞會的舉辦,吸引觀眾們去到舞會之地,反客為主地觀賞我們在觀眾席上的演出呢?這樣,似乎是我們為這群傑利可貓帶來了更大的歡樂,而不是我們觀看《貓》而所得的快慰啊!也許在貓的世界裡,這已經是存在著一套悠久歷史,更具話題性,每次都由不同演員擔綱演出的經典音樂劇,劇目的名稱喚作─《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