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衣人》── 一衣帶水擴闊視野
文:馬基
藝術這個字,一般予人莫測高深之感,特別是用那以身體作為表演工具舞蹈,,要傳情達意,實在並非易事。過去所見的舞蹈,大多需要過精心排練,像今次《澳門故事》系列之《秋水衣人》,採用工作坊形式進行,帶有強烈的實驗味道,或者一如參加演出者所形容的:「今日唔知聽日事。」又或者如我個人理解的:「可一不可再。」同樣予觀眾煥然一的感覺。
藝術的結晶品,往往是經過千錘百煉而成的傑作,然而其創作過程,當中亦不乏趣味泱然之處,今次有幸可以窺得幕後「組班」過程,可謂眼界大開。
相信參與今次演出的二十名舞者,與筆者同樣是首次近距離見到香港著名導演及編舞者伍宇烈。伍氏的名字,最近一次看到是在澳門上演的任白戲寶《帝女花》場刊之中,伍宇烈負責編舞,然而今次面對只是一班十多二十歲的女孩子,應該從何入手?
舞者的思考
首天的工作坊,可能是大家初次認識,印象最深刻的是伍宇烈開始並非一眾參加者跳舞,而是要她們以身體動作自我介紹。繼而又要虛擬在空中寫自己的名字,甚麼以身體一點來虛擬寫字之類,不但看得筆者「丈八金鋼,摸不著頭腦。」事後參演的舞者憶述起來,首天對伍宇烈的種種要求要求亦有相當的抗拒……當然,伍宇烈的每一個設計要求都有其作用目的。正如筆者在首天向伍宇烈提問:「為甚麼要讓舞者有思考?跳舞不是練熟了舞步,上台表演便成了嗎?」原來透過舞蹈工作坊,這種即興式的舞蹈表演不但賦予舞者創作及思考的空間,同時亦給予觀眾更多新鮮的訊息──原來這樣也可算是舞蹈:配上了拉丁音樂的新疆舞、在地上滾動、穿上被單做的舞衣跳舞……有何不可?無論有沒有音樂,有沒有舞衣,舞者在台上與觀眾坦率地分享了她們的故事,跳舞的故事、生活的故事、成長的故事……舞蹈以外,夾雜的燈光、旁白、音樂,擦出火花,讓人感受到這一班舞者的成長,從最初只能依樣葫蘆,沒有投放感情的跳舞,到後來不惜「出賣」私生活、真感情,跳出真正屬於她們風格的舞步。她們在舞台上成長,觀眾在舞台下亦有成長,感受到舞蹈的多元化,兩者相互牽引,透過情感上的互動交流,均有獲益。正如各舞者在短短十多天的排練過程中,從不明所以,到略有所思,乃至頓悟或徹悟,作為旁觀者的我,似乎亦開始明白到:「原來舞者真的要有思考空間。」不光是舞者,觀眾看著這次演出,多少對舞蹈的意義重新定位。一個成功的工作坊,不但孕育出一班優秀的舞者,更廣義地,可以調教出一班觀眾,,以一個全新的角度方向來肯定舞蹈藝術。
作為一次工作坊,今次《秋水衣人》是成功的。然而以「衣」為主題,要夾在今次的舞蹈中,鋒頭顯然被一班活力十足的舞者搶去了。雖然負責服裝概念的設計師提出了:「衣服是人的第二層皮膚。」但要跳出這種感覺,很難。
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